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 李晓波/文图
本报讯 捕鱼不用鱼竿或渔网,而是“放鹰”,捕鱼人站立在两叶小小的扁舟上,手拿长长的竹竿,鱼鹰分站在小船两侧,眼睛死死地盯着水面,就像战前的士兵。鱼鹰捕鱼,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捕鱼技艺,随着捕鱼工具日新月异,不再是渔民维持生计的唯一选择。在洛阳,也有极少数渔民还保留着鱼鹰捕鱼的传统。
所谓鱼鹰,正规一点的称之为鸬鹚,是经过驯养可以捕鱼的一种大型水鸟。3月27日,洛阳市孟津县铁谢古渡口,这里是黄河的古渡口,曾经船只云集,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好春光,来到河边休闲踏春。50多岁的渔民老谢带着同伴骑着三轮车载着小船和3只鱼鹰来到渡口旁,刚一到地方,就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光。
“爸爸,你看这里有大鸟。”5岁的小朋友乐乐看到鱼鹰后,非常兴奋,跑上前叫喊着她的爸爸。“小朋友不能太靠近,这家伙很凶的。”老谢提醒着来围观的市民。虽然老谢已经养鱼鹰近10年,但他也被鱼鹰啄伤过,手臂上有不少的伤痕。
这3只鱼鹰通体是深黑色的羽毛,长长的嘴巴前有一个锐利的弯钩,下喉有囊袋,便于装鱼。它们在捕猎时,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其翅膀强劲有力,可以帮助划水。老谢说,鱼鹰捕鱼是讲究季节的,入冬后是鱼鹰捕鱼的黄金季节。冬季气温低,鱼都在水底不动,方便捕鱼,而其他季节水温较高,鱼漂在水中,鱼鹰很难捕到。不过,平时还是会偶尔带着鱼鹰到河里兜一圈,活动活动筋骨,另外看能不能抓到一些鱼。
说罢,老谢和同伴一同将小船和鱼鹰推下水。老谢说,放鹰前,会用稻草扎好鱼鹰的脖子,防止鱼鹰将鱼吞入肚中。扎好后驱赶鱼鹰下水。这时,只见他站立在小船上,挥起长长的竹竿不停地拍打着水面,大声吆喝。鱼鹰一入水变得活泼极了,一会儿扎入水中,一会儿浮出水面。“看到鱼鹰捕捉到鱼后,我会用竹竿挑起鱼鹰,迅速将鱼鹰吞下的鱼儿挤出嘴外,防止鱼鹰将鱼吞入肚中。”当天,鱼鹰在水中活动了近一个小时,但并不幸运,未捕捉到鱼。
临别前,老谢说,如今驯养鱼鹰捕鱼,很少有年轻人参与了。这种传统捕鱼方式,因劳动强度大,季节影响也比较大、捕鱼方式多样化、养鹰成本大等因素,年轻人不再以此作为生计了。而他们也只是作为一种爱好而已,平时会在黄河、洛河、伊河等流域捕鱼。他们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