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原标题:济源花季少女罹患重病 女校长作长诗为其募捐

  三年前,来自济源市五龙口镇裴村的女孩于静,是济源市实验中学2014级2班的初三学生。然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却不幸患上了生殖细胞瘤,从此踏上了漫漫求医路。其间,她两次休学。

  得知她的情况后,班主任通过网络平台为她发起一次次募捐。昔日的校领导、老师、同学和家长的爱心捐款如涓涓细流汇聚在一起,共同为救助她的生命而沸腾。学校副校长王桂兰更是为于静作长诗《孩子,我愿做你的一棵稻草》,感动了无数师生和家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吴战通 见习记者 崔峰/文图

  “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

  2002年出生的于静,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性格活泼、成绩优异,“是上济源一中的料”。

  2015年8月,于静突然发现自己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有甲亢的症状,经过一年治疗,甲亢症状有改善,但多饮多尿的症状却没有缓解。2017年正月初七,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她被告知得了脑垂体瘤。

  于静的母亲卫冬花和父亲于小兵,是一企业的双职工,收入有限。得知消息后,全家人“只知道哭,不知咋办”。

  但乐观的于静很是懂事,她自己上网了解了该病的知识及治疗方案。“不要紧,垂体瘤不一定开颅,还能微创。”她甚至如此安慰伤心的父母。随后,在父母的陪伴下,她到北京做了脑垂体微创手术,病情暂时得到控制。

  不料三个月后,她脑内的瘤又重新长出,而且多饮多尿的症状仍未改善。经过北京多家医院的检查,最终确诊为生殖细胞瘤。

  “在北京手术完出院时,孩子身体严重虚弱,上不来气,不能走路。”与此同时,由于她的特异体质,化疗后不仅掉光了头发,化疗时更是难受得趴在地上不停呕吐,这一切父母看在眼里,心如刀割。

  在母亲的印象中,于静是个坚强乐观的女孩,虽化疗多次,却始终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反倒多次宽慰母亲。

  “孩子,我愿做你的一根稻草”

  孩子,我愿做你的一根稻草/一根救命稻草/即使我们没有太大的神力/让你与病魔瞬间剥离/我也要拼尽全力/让你与病魔逆袭/……

  这首写给于静的近千字长诗,是济源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王桂兰所作。卫冬花告诉记者,第一次在病房给女儿读起这首诗时,病房里的人全哭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孩子在我们学校上学,就好像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我们也应当去关心她。”王桂兰说,当得知孩子的情况后,她满怀心痛,“孩子病情比较重,学校内部力量也有限,所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动捐款,希望全社会去关爱她。”

  “孩子在班里学习成绩可好!”班主任常艳红说,于静是休学后复学到她班里的,考虑到人多力量大,她先是在学校和网上发起了募捐。当王桂兰写的长诗发到网上后,短时间内便引发关注,几天便筹到善款7.6万余元。

  46岁学生家长聂建国说,当无意中看到王桂兰副校长写的那首长诗,他深深被打动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不仅自己资助了于静500元,还联系了所在单位领导,呼吁同事为她捐款。

  “我只想坚强起来,把病治好,重回校园”

  12月24日,于静病情稳定出院后,母亲卫冬花和父亲于小兵带着感谢信和锦旗来到学校。记者注意到,当天,学校操场两侧的红色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感人的标语:“欢迎于静回家,祝贺于静康复!”

  瑟瑟的寒风中,当包裹严实、戴着口罩的于静出现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化疗难受时我都想放弃治疗,但是看到爸爸妈妈那么辛苦,想到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的支持,我只想坚强起来,把病治好,重回校园。”谈及住院的感受,于静已泣不成声。

  班主任常艳红告诉记者,于静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姑娘,如果有机会参加中招,她的成绩可以考上济源一中。

  “上一本!”当和记者聊起未来的学业打算,于静的回答响亮干脆。她说,她喜欢理科,梦想上一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