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追问
人造土质山体,安全如何保障?
对人造山体上出现的类似滑坡、泥石流的问题,包括现场不少施工人员等在内,都表达了关注之情。
一位在中央公园垒砌湖岸边坡的工人说,相对于石头山来说,土山不稳定,遇水容易软化,是最容易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的地质。他特意列举去年底在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大滑坡事故为例说,“都是土堆出来的,要是滑坡,可不能小看了,也是怪吓人的。”
就现在出现的地质安全问题,他们也很担忧。
“你看看,好多树都被冲倒了,要是遇上再大的雨,可不得出事更多?”一位务工多年的张姓工人说,他们的工棚都尽量远离山脚,而且下雨天尽量不到山脚下。
当然,也有附近村民说,这里的山体堆积时间还不算长,沉降还没完全到位,固定水土的树木也刚栽种,根系还不够发达,“该流走的流走也无妨,将来肯定会越来越稳定”。
说法
忧
“闭门造山”不可取,应加强与公众互动
对于龙湖区域、中央公园区域的人造山体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度、安全防范相关问题,大河报记者于6月14日向负责宣传工作的郑东新区管委会信息中心相关人士发去了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尚无回音。
针对人工堆土造山的安全问题,去年4月10日,龙湖区域规划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景观工程设计院院长陆伟宏接受大河报记者专访时曾有谈及。
他说,人工造山要保障安全,高度不能太高。对于凤山来说,设计高度大约只有50米。同时,在造山前期,肯定需要一定时间的自然沉降,待土层相对稳定之后,才能进行绿化改造。此外,还需要利用坡度、树种等多种设计,保证山体地质的稳定性。
作为郑东新区建设的开创性做法,挖湖造山,利用废弃渣土造山是被多方称道的一举多得的亮点,更被广大市民寄予厚望。
按照郑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之前告知大河报记者的说法,在管委会“龙湖区域建筑垃圾不外运,集中利用”要求下,仅森林公园区域的建筑垃圾积存量就达500万立方米以上,“以每方清运费15元计算,仅此一项,管委会就节约了近亿元清运支出”。
公开资料也显示,郑东新区中央公园的人造山体,也是利用周边区域工地的建筑废土堆积而成,与凤山、龙湖的建设可谓异曲同工。与此相似的还有,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大学新校区内的博雅山,又叫厚山,建造过程同样如此。
“郑州城区缺山,造山确实是个好事,但要想把好事办好,在专业机构之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应当重视民智,加强与公众互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应搞‘闭门造山’。”有公众人士说。
疑问
郑东中央公园山顶要建座宾馆?
在中央公园内走访时,大河报记者发现,该公园内的人造山体不同于一般的“尖顶”山,而是“平顶”山。在施工机械的平整下,这里的山顶十分平坦,形成了足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平整地面。
这处山顶平地未经绿化,与该山体周边其他部位大多都经过绿化的现状,反差明显。
多位施工人员都说,该处山顶将建一座山顶宾馆。“那边工棚旁边的规划效果图上显示的都有,”一位施工工人说,这里的山顶建宾馆,附近人都知道,“这盘山路,就是专门为修宾馆弄的”。
不过,在这名施工人员所指的位置,记者并没有找到公示的效果图。
连日来,大河报记者在郑州市城乡规划局、郑东新区官网等渠道,暂时未能找到中央公园的规划效果图。至于该公园内山体顶部是否要建宾馆,从规划渠道暂未能得到确认。
来自多个渠道的声音都认为,如果该公园山体顶部要建宾馆,会对景观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