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徐富盈 通讯员 张义平 文/图

  10月26日,对工作在环卫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是属于他们的节日——第21个环卫节。因为经常和垃圾打交道,他们的朋友圈子都不大。在郑州西郊,有一家人,祖孙三代都是干环卫工作的。爷爷在郑州解放前的1946年就进了郑州的卫生队,解放后成了郑州第一批环卫工人。

●从铁锨铲垃圾到智能车操控

  ●从铁锨铲垃圾到智能车操控

  10月24日下午4时许,在郑州西三环垃圾中转站,一位穿着工装、头发花白的老汉,正用看似笨拙的手指对着电脑屏幕一阵操作,小心查找一辆车载电脑的智能垃圾清运车的故障点。“好啦,快把这一车垃圾运走吧!”很快,他便微笑着对司机刘师傅说。一分钟后,刘师傅启动垃圾装运车,利用中转站电脑操作,把垃圾送到车内,之后驶上西三环向南去了。

  这位修车的老人是57岁的程立志,中原区垃圾清运公司的一名普通维修工人。问及对智能垃圾清运车和中转站智能操作设备的运用,他笑了,“一点一点摸索着学的。我1983年开始当环卫工,那时天天用扫帚扫垃圾,用铁锨铲到板车上,拉到郊外指定的沟里倒掉。这些年,环卫工具从纯人工到半机械化,再到半自动化,我们要跟上啊,不学就被淘汰了。”

●星火相传,祖孙三代都干环卫

  ●星火相传,祖孙三代都干环卫

  谈起程立志,中原区垃圾清运公司办公室的杨瑞霞主任介绍,程家和环卫的故事半天都讲不完。“程立志的父亲、岳父和岳母、还有妻子和儿子程建安,都是中原区的环卫工。老父亲程济州现已过世,是郑州第一代环卫工。”杨瑞霞介绍,档案记录,程济州老人是1946年到郑州西郊的卫生大队参加工作,郑州解放后,他成为一名环卫工。当时工作条件很艰苦,路面街头全是人工清扫,以板车、扫把、铁锨,钉耙为主要劳动工具,俗称为郑州“环卫四大件”。

  做这一行的,身上常沾染上异味,朋友也少,孩子找对象都困难。程济州的一位好友兼同事李老师傅,夫妻俩也都是环卫工,大女儿李梅花与程立志年龄相仿,有人一撮合,两人就走到了一起。

  1983年,程立志和李梅花接了父亲的班,夫妻俩都成了中原区卫生队的环卫工。1997年中原区垃圾清运公司成立后,程立志被分配到清运公司做维修工。“程立志的儿子程建安2007年也来到清运公司,成为了一名中转站设备维修工。”杨瑞霞介绍。

●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

  ●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

  程立志介绍,郑州这20年的变化可以说天翻地覆。1997年,郑州市第一次大规模引进半机械化垃圾车,环卫工们终于告别了手推平板车拉垃圾,从人工走向半机械化,各区开始建设环卫中转站,并已经有了第一代吊装设备。为了搞懂设备工作原理,程立志认真学习维修知识,不断实践,一是拿着机械产品介绍研究,二是买来工具查找,三是请教技术师傅,四是和生产厂家联系学习。通过他的一股“钻”劲儿,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维修技术。几年时间,程立志逐渐成了一名垃圾车汽修、吊装站机修的“全能手”。

  “各中转站和装动车队一遇到设备故障都会找程师傅,他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30多年以来,他为公司清运车辆和中转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力保障。”杨瑞霞说。

  对于儿子程建安的工作,程立志还是满意的。三十岁的程建安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作为年轻人,应该跟随爷爷、父亲的脚步,继续干环卫。他在垃圾清运公司从基层干起。“随着技术进步,中转站的设备不停更新换代,许多新的维修难题迎面而来。这位年轻人不畏艰难,利用空余时间,边学边干,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修旧利废,想办法,找对策,被大家称为革新能手。”杨瑞霞说。

●对后辈们寄予很大希望

  ●对后辈们寄予很大希望

  每天清晨天不亮,环卫工人就上路了;华灯初上,甚至到晚上十点左右,人群聚集的大广场边,还有环卫工的身影。

  一代又一代郑州环卫人,陪着这座绿城一次次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郑州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旧貌正在换新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世代爱岗敬业的环卫工人,有着他们这样的‘愚公’精神,才装点了我们清洁美丽的绿城,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中原的发展环境。他们是城市的楷模,是最可爱的人!”中原区市政局副局长、中原区垃圾清运公司经理郭云明深情地说。

  程立志表示:“再有3年,我该退休了,和我父亲一样,干环卫工将近40年了。我深爱环卫这份工作,我为我是环卫工感到自豪。现在,国家和城市发展迅速,环卫工作越来越被大家关注和认可。环卫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我也希望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环卫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