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在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回乡移民祭拜老树在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回乡移民祭拜老树

  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内的千余棵古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见证,更是40万淅川移民对故土的情感寄托。

  □东方今报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杨振辉 夏季风/文图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一棵8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下,75岁的老移民赵景林抚摸着树干,泪如雨下:“想着老家的一切都淹没在水底下了,没想到却在这里看到了屋后的那棵老银杏树!”

  棵棵老树下埋的都是乡愁

  4月5日,从青海、湖北和河南各地赶回来的1200名丹江库区移民,聚集在淅川县金河镇南山脚下的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以拜古树的方式祭祖。从新野县王庄镇张湾移民新村赶回来的赵景林就是其中之一。

  从青海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双手抱着粗大的古树,78岁的移民杨应奇抽噎着说:“当我找到我们村子里的大树时,就像看见了自己的爹娘。这是我们的根,乡愁牵引着我们,所以这次我又回来了。”杨应奇原籍淅川县盛湾镇兴化寺村,1959年,为了丹江口水库建设,他率领2000名青年支边青海,挥别丹江与村口的黄连树。

  回乡的人们在古树园里一棵棵地找寻,终于找到家乡古树的移民王相立激动不已。34岁的王相立原籍淅川县金河镇王万岭村,全家于2011年迁往郑州市中牟县大孟镇,这次他带着妻子、孩子同十几名乡亲一起回乡拜祖,就是想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根在淅川。

  移民纪念碑上刻的尽是奉献

  “走,去看移民纪念碑喽!”随着王相立的一声招呼,移民们簇拥着到了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前。这座碑正面是“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九个大字,背面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新年贺词中为移民点的赞:“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移民纪念碑高17.2米,寓意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动迁的172米水位线。移民纪念碑底座长、宽均为4米,象征着水源地40万移民乡亲。

  站在巍峨高大的移民纪念碑前,梁国琴热泪盈眶:“爸爸,您的心愿实现了!” 51岁的梁国琴原是淅川县老城镇新建村人,2010年,她们一家搬迁到新乡市原阳县移民新村。2013年清明节,淅川县举办首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活动时,梁国琴70多岁的老父亲还回来寻根祭祖,2014年,老父亲因病去世。梁国琴说,老人临终前,一直念叨着:移民为南水北调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和奉献,老家要有一座移民纪念碑该多好啊!

  据悉,“移民丰碑”工程早在2014年10月就已经开工建设,占地总面积1.2万㎡,由56座大理石碑组成移民丰碑群,分别镌刻淅川10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共16.5万名移民的名字,另竖立有两座“移民干部丰碑”,镌刻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

  千棵古树承载40万移民精神

  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淅川县先后搬迁移民近40万人。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浩渺的丹江水淹没了移民祖辈的坟茔,移民回乡祭祖,只能在岸边对着江水祭拜。

  为了打造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样的移民寻根问祖家园,让移民精神代代相传,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移民大搬迁期间,移民后代李爱武把从100多个移民村抢救出来的1000多棵古树保护下来,构建40万淅川移民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

  目前,从淹没区抢救移植出来的1000多棵古树全部栽植成活。这些古树和库区人民一样,经历“伤筋动骨”后,在这里顽强地生根发芽。其中有600年的梭罗树、700年的青冈树、800年的樱桃树、1000年的银杏树、1200年的黄连树……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是南水北调的见证,是几十万淅川人“身在他乡,根在淅川”的见证。对于40万移民来说,古树寄托了移民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是祖祖辈辈诉说历史的载体。

  为引导人们追忆先祖时养成环保文明的祭祀方式,保护水源地生态,实现移民文化的传承发展,淅川县移民生态文化苑在今年清明节举办了这场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活动。

  当天,文化部组织艺术家小分队到此慰问演出,著名歌唱家万山红、著名笑星演员叮当等闪亮登场,用高水准的文艺节目唱响“南阳移民精神”。

  中午时分,与会嘉宾和千名移民共同围坐在老树下,吃起丹江鱼、酸菜牛肉等大锅菜……千棵记忆树、百桌家乡饭,萦绕着浓浓的思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