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记者 张静

  为保障一泓清水送北京,先后有40万群众离开故土、外迁安置,1月2日~3日,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两天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栏目中播出《南水北调——水上拆迁纪事》,记录了我省南阳市淅川县的2万多渔民为了确保南水北调水源清洁,忍痛上岸的故事。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就在工程通水前,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2万多渔民,告别赖以生存的养鱼生活,拆除网箱。几个月前,央视记者来到这里,见证了当地政府动员和帮助渔民们转型生活的曲折历程。

  为了尽快净化水质、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期通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各级干部挨家挨户上门,细致耐心地动员着库区2万多渔民上岸,同时决定,在财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由县财政贷款一个亿,补偿渔民们的网箱损失。

  淅川县在帮助渔民开拓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出台了扶持渔民转产的十条意见,根据这一方案,上岸后的渔民,将由政府出资,进行驾驶员、炊事员等专业技能培训,并负责安排就业;愿意自主创业的渔民,由政府贴息发放3到5年的小额贷款;同时,扩大当地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吸纳渔民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2014年4月,淅川县贷款的一亿元补偿资金,以专户专卡的形式,发放到了渔民手中,而专门针对他们的就业技能培训,也开始分批启动。

  淅川县的这次水上拆迁,共涉及8000多户2万多渔民,全县各项渔业损失超过15亿元,但因为基层干部细致入微的工作,加上全体渔民的理解与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工作得以如期进行。

  库区渔民舍小家为大家,弃小业为大业;库区干部做群众工作入家入户,情到理到。库区干部群众,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40多万搬迁移民,为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