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这两天,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郑老庄村的郑守礼、郑冬冬祖孙俩火了。3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爱国情、奋斗者”栏目以《新老成昆线:半个世纪的奋斗接力》为题播发报道,讲述了郑守礼、郑冬冬祖孙俩跨越半个世纪接力修建新老成昆线的爱国故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新老成昆线建设者的精神,也早已融入这祖孙俩的血脉中。昨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聆听了他们建设新老成昆线的奋斗故事,感受这祖孙俩与新老成昆线的铁路情缘。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记者 耿彩霞
[关注]
重返老成昆线祭奠牺牲工友 祖孙俩意外登上《新闻联播》
今年82岁的郑守礼老人是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郑老庄村人。
3月18日一大早,他从巩义出发,坐了6个小时高铁,又坐了10个小时的卧铺,终于来到了阔别50年的老成昆线,祭奠已牺牲的老工友。他站在沙木拉达隧道口的纪念碑前,碑上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郑守礼老人感慨地说,当年太不容易了。在烈士陵园内,他静默无语,庄重地祭拜逝去的战友们。
郑冬冬告诉记者,今年3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的记者去新成昆线采访,得知爷爷和他参与了建设新老成昆铁路,就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3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爱国情、奋斗者栏目”以《新老成昆线:半个世纪的奋斗接力》为题报道了郑守礼老人和郑冬冬祖孙俩共建新老成昆线的故事。
报道里说,上世纪60年代,35万名建设者在崇山峻岭间修建起了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奇迹”的成昆铁路。55年后,他们的后辈再次走进这片大山,承建新的成昆铁路,一条成昆线,把三代人的爱国情和报国志连接在了一起,一场半个世纪的奋斗接力在这里传承。
在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施工现场,这几天,今年28岁的郑冬冬和同事们正在进行地下涌水的抽排作业,该隧道全长近22公里,是I级高风险的隧道,也是新成昆线路上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而距离小相岭隧道30公里外的沙木拉达隧道,曾是郑冬冬的爷爷郑守礼在上世纪60年代奋战过的地方。
[回忆]
55年前 27岁的郑守礼进入“死亡禁区”沙木拉达打隧道
说起建设老成昆铁路的如烟往事,郑守礼老人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17岁时,他成为一名铁路工人,27岁那年,为响应毛主席“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他与战友凭借钢钎铁锤挖出这条6.4公里长的沙木拉达隧道,成为成昆铁路全线贯通的关键,为西南腹地百姓凿开了一条出山通道。
沙木拉达,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小相岭山脉,彝语是“杜鹃花盛开的地方”。当年,在这条被外国地质学家认定为“死亡禁区”的山谷里打隧道,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塌方更是时常发生。当年,郑守礼和工友们穿着蓑衣、喊着号子修铁路,每天工作10个小时至12个小时很常见,最长的一次是连续工作了42个小时。
冬天跳进水坑里挖泥沙,冻得打战发抖,夏天又热得像待在“火焰山”,而他们就用冷水冲冲继续干。“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这是郑守礼老人身上的成昆精神。
老成昆铁路线全长1100多公里,要建成991座桥梁,凿通427条隧道,35万名建设者用血汗和生命铸就了这条生命线。而这仅仅6.4公里长的隧道,在长达6年的修建中,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50多个年轻人牺牲,352名建设者长眠于此,唯有葱茏的杜鹃花与火车汽笛声相伴。
老成昆铁路线被称为世界三大奇迹之一,而郑守礼老人就是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传承]
55年后 孙子郑冬冬重修新成昆线追寻老成昆精神
三年前,郑守礼的孙子郑冬冬也来到爷爷曾经修铁路的地方,不同的是,他要修的是新成昆铁路线。
郑冬冬告诉记者,他们家是铁三代,父亲也是铁路人,目前正在新疆修铁路。他从小是在铁路工地上长大的,特别喜欢听爷爷讲修老成昆铁路的故事。当时就立志长大后,要成为爷爷一样的人,去修铁路。在大学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土木工程专业。
郑冬冬今年28岁,是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指挥部调度主任。三年来,他的工作主要是在现场施工生产,隧道内恶劣的工作环境,经常要泡在水里工作,一干就是10个小时以上,长期在这里工作,他身上都有湿疹、老茧,还有其他创伤;为了确保工程建设如期推进,他经常吃住在工地,经常性地白天黑夜连轴转。
“爷爷那代老成昆铁路的建设者,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怕艰苦,不畏困难,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要接过接力棒,更应该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勇于担当。”郑冬冬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老成昆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今天新成昆线的底气。
“目前,小相岭隧道正处在最艰难的攻坚施工期,新成昆铁路2022年建成通车后,从成都到昆明将由现在的20小时缩短到7小时以内,人流物流会更便捷。”说起新成昆铁路的通车,郑冬冬流露出内心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