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6月28日,河南省社科院举办的《河南经济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给出了答案。据了解,《蓝皮书》共分为总报告、调查评价篇、分析预测篇、专题研究篇和附录五部分。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李长需

  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7.3%

  《蓝皮书》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出口预计增加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

  《蓝皮书》还发布了调查评价篇。该篇主要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对2018年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以及河南105个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蓝皮书》认为,截至2017年年底,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达到约1.65亿,约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8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为49.6%;生产总值约为6.78万亿元,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4.15万元,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1%。

  据介绍,中原经济区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并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涵盖了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和山西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区、县,覆盖面积约29平方公里。

  郑州大都市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普遍较强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基本统计指标,指标构成基本延续了上一年的指标体系。但将结构质量指标权重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指标的权重调低。

  根据总体评价与分析,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仍然以较大优势排在了综合竞争力的第1位。从分项指标上来看,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都排在第1位,二级指标中仅发展速度排在第20位,27个基本指标中的20个排在第1位。

  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市排在了综合竞争力第2位,且相对于第3位的许昌市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紧随郑州、洛阳之后的是许昌市、焦作市、邯郸市、蚌埠市、新乡市、聊城市、南阳市、菏泽市等,也都是过往在中原经济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中排名靠前的城市,总体而言,这些城市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基础设施等在中原经济区都属于比较好的。

  总体来看,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郑州市比较临近的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偏强,尤其是郑州大都市区的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普遍比较强;二是核心发展区以外,北部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相对强于东、西、南区域。

  在分项评价指标中,居民收入最高的是郑州,最低的是周口。居民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辖市分别是郑州、济源、焦作、洛阳、许昌、蚌埠、鹤壁、安阳、漯河和新乡。

  在对外经济指标排名中,郑州最高,洛阳、蚌埠、邯郸、三门峡、新乡、焦作、漯河、许昌、鹤壁分列2到10名,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外向型较好且国际贸易规模较大。

  新郑发展效益排第一,民生幸福评价高

  《蓝皮书》还对2018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该评价对象是河南省的105个县市,共分三类:

  第一类 55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发展范围的县市,其中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和偃师市、长葛市、义马市、沁阳市、新安县、孟州市综合排名前10。

  第二类 17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人均生产总值2.5万元以上的县市。其中,中牟县、巩义市、林州市、永城市、淇县综合排名前五。

  第三类 是33个传统农区县。其中,长垣县、邓州市、固始县、鹿邑县和兰考县综合排名前五。

  全省105个县市中,新郑市经济发展质量、发展规模水平、发展效益、发展潜力活力、民生幸福等均居第一。

  在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前10位中,位居新郑市之后的县市,分别是荥阳市、中牟县、巩义市、新密市、登封市、偃师市、长葛市、义马市和沁阳市。

  发展效益紧随新郑市之后的县市,分别是沁阳市、中牟县、偃师市、新密市、博爱县、荥阳市、巩义市、长葛市、登封市。

  民生幸福评价紧随新郑市之后的县市,分别是荥阳市、义马市、巩义市、新密市、中牟县、偃师市、林州市、登封市和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