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象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黄河70年岁岁安澜:“忧患河”变身“幸福河”

  大象新闻记者  闫腾腾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治理黄河就是安民兴邦的国家大事。

  千百年来,九曲黄河,滋养着流域内亿万人民。但是,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泥沙淤积、洪水泛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灾难深重的黄河,70年岁岁安澜,国泰民安,书写了中国又一奇迹。11月8日至11月12日,河南省“走进黄河”集中采访团到郑州、开封、三门峡、濮阳等地,见证黄河变化,感受母亲河的壮美安澜。

  黄河,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11月8日,集中采访团来到郑州花园口记事广场。玩陀螺的老人、散步休闲的青年、踢球的孩子……整个广场温馨祥和,然而广场背后的《黄河花园口扒口堵口记》,却记录着80多年前那一段中国人的苦难记忆。

  1938年,为阻挡日本侵略者沿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长驱直入进攻武汉,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以水代兵”,在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造成了严重灾难。据河南省档案馆记载,事件造成89万人死亡,受灾人口高达1200万人。“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黄河花园口扒口堵口记》记录的灾民流离情形,让人唏嘘不已。

  紧邻郑州的开封,更是与黄河有着近千年的恩怨纠缠。在开封城摞城顺天门遗址,那深浅不一、颜色不同的土层,分别代表了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遗址堆积,形象记录了这座城与黄河的苦难渊源,诉说着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历史的沧桑。

  “自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自决黄河,水淹东京城起,开封开始不断遭受黄河的迫害,从此水患不断,直至今天,仍悬踞开封头顶。”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葛奇峰介绍,据《开封府志》和《祥符县志》记载,公元1194年到1887年的近700年间,黄河在开封及其邻近地区决口泛滥达110多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两次黄河决口,几乎对开封造成了灭顶之灾。

  郑州花园口事件和开封城摞城遗址,是千百年来遭受黄河之害的缩影。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改道26次,重大改道7次,给生活在黄河周边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新中国的黄河治理 70年岁岁安澜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的要求,也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离京外出考察发出的伟大号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治理黄河的高潮,随着各项水利设施的建成,粗放狂野的黄河渐渐变得温顺、安澜。

  “黄河安澜  国泰民安”,雄伟的三门峡大坝上,这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座1957年建成的“黄河第一坝”,以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减淤、发电等任务,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了黄河水量的89%,沙量的98%。“大坝的存在,让黄河含沙量逐年下降,已经从最初每年的16亿吨下降到现在的2亿多吨,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季利说。

  在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惊现一泓碧波,这碧波万顷的源头,便是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号称“世纪工程”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浪底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采访中,专家介绍了小浪底的巨大作用。每年汛期的调水调沙,清、黄两条“巨龙”喷涌而出,在让人无比震撼的景象背后,是实施防洪预泄,减轻水库淤积,冲刷下游河,人工治理黄河的创举。

  黄河岁岁安澜,这跟大型水利工程密不可分,也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1958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这是1933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那时黄河沿岸的水利设施还很薄弱,但经过河南、山东两省200多万军民的艰苦拼搏,取得了防洪的伟大胜利。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二级巡视员陈银太介绍,“黄河在河南段防洪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这也是战胜咱们历次大洪水的物质基础,另外防洪组织也比较得力,进一步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实现了黄河70年岁岁安澜。”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郑州花园口记事广场现在的平静祥和场景,在开封西湖风景区也在同样上演着,数千亩的辽阔水面,碧水涟涟、回廊庭院、雕梁画栋,千年文化与美丽景观自然融合。湖边的沙滩上,很多游人带着孩子游玩嬉戏,感受着这一泓绿水带来的生机与快乐。这个位于开封新区和老城区之间的西湖生态风景区总体规划面积8400亩,水源来自于7.5公里外的黄河黑岗口引黄闸,经黑池沉淀以后,汇入到西湖景区。“西湖对改善开封的生态、宜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也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年游客量大概在200万人次。”开封西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说。

  黄河不仅滋养着沿岸的人们,通过现代化的水利设施,更源源不断地润泽了更加广阔的地区,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濮阳渠村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滔滔黄河水从这里出发,经过占地两千多亩的沉沙池,进入引黄入冀补淀输水主干渠,一渠清水送雄安,成为“华北之肾”白洋淀生态补水的重要水源。在黄河水的津润下,白洋淀一定会更加生机勃勃、光彩靓丽。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治黄人艰苦奋斗、赓续接力,治黄建设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飞跃,把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黄河建设成一条利民之河、安澜之河,润泽华夏。以河南为例,黄河水资源作为该省最大的客水资源,自1952年以来,河南省已累计引用黄河水1800多亿立方米。

  “河南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滋润着沿黄灌区2000多万亩农田,而且成为沿黄及受水区12个地市、105个县(市、区)生产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来源,有力支撑着沿黄地区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河南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宣传科科长祖士保说。

  母亲河奔流不息、安澜和谐的画卷,已经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