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
4月10日下午,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省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两个项目上榜。据悉,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以来,河南至今已有45个考古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
4月9日至10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经过对26个入围项目汇报人的终评展示和评委、学者提问,评委会经过评议和投票,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等10个项目脱颖而出,成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称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
[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中原地区东周王城遗址首次发现瓮城城墙
在新郑郑韩故城遗址,2016年至2017年,考古人员对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进行考古发掘,二者均位于故城的东城。其中,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是历史上对郑韩故城城门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这座城门便是文献记载的郑国“渠门”。同时还发现了残长78米、宽32米、残高7米的瓮城城墙,这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是首次发现,体现了筑城者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和功能。科学的选址、完整的都城形制和宏大的规模气势,展现了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而郑公一号大墓的陪葬坑三号车马坑,共发现陪葬各种车辆48辆以上,马124匹以上,出土的车辆和马骨之多,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名列前茅,为研究周代车马葬制、葬俗、马匹特征等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北城门遗址清理的带车辙的道路遗迹提供了相互的印证。二者相互结合,为“车辚辚马萧萧”的东周列国时代添上浓烈的一抹重彩。
[洛阳东汉帝陵]
确认东汉时期帝陵陵园
总体布局
在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中,考古人员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确认了东汉时期帝陵陵园的总体布局。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另外,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直径多在130米以上,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长50米、宽9米以上,且内收多级台阶,墓室为方形甲字形回廊墓。此外,文献中记载的“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东汉帝陵陵园诸要素初步确认。
通过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对东汉帝陵的形制及陵园布局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