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晚报
原标题:《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感受早期中国的神秘与多彩》
这里有我国同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建筑基址,这里有我国已知最丰富的天文学实物资料,这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10日上午,“去郑州 看华夏古国”系列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探寻6800多年前早期中国的文化记忆。
大河村遗址为仰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实例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北距黄河8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米,是中华文明起源和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性遗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四种考古学文化,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副馆长戴建增介绍,大河村遗址1964年发现,1972年进行首次发掘,至今已先后进行27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房基50多处、窖穴500多座、墓葬400多座、壕沟5条、各类文物及标本2万多件。
“大河村遗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堆积厚、保存好、延续时间长、出土遗迹遗物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史前遗址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性,学术地位十分重要。”戴建增告诉记者,大河村遗址的地层堆积深度达12.5米,上迄6800年前的仰韶、下至3500年前的商代早期,宛如跨越3300年的历史长卷,向我们讲述着遥远而又清晰的故事。
“其中仰韶文化层是6-21B,中间没有断层,连续发展,延续时间长达2400年,为仰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实例,是仰韶文化的时代标尺。”戴建增说。
这里有我国同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建筑基址
站在遗址厅史前房屋建筑基址前,先人们的建筑智慧令人折服。东边遗址出土的仰韶中晚期房基1-4,虽然历经5000余年,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壁,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地址。
据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讲解员李景明介绍,大河村先民将黄河流域普遍采用的“木骨泥墙”建筑工艺同烧制陶器技术相结合,运用非凡的智慧和娴熟的建筑技术,创造了这座木骨整塑陶房,大大提高了当时先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眼前的这座看似“残垣断壁”的房子,它的再现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同时对于探讨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家庭、婚姻状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里有我国已知最丰富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在文物展厅,众多造型精美、花纹独特的陶器让人赏心悦目。
据李景明介绍,大河村先民们已经掌握了非常发达的制陶技术,他们把生活中看到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幻化成优美的图案绘制在彩陶之上,巧妙的构思、严谨的布局、明快的色彩对比,使大河村彩陶集中体现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时代风貌。
除了这些相对完整的陶器,大河村遗址还多次出土了绘有天象图案的彩陶片,图案多为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星座纹、彗星纹等,被认为是目前我国已知最丰富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大河村先民在制作石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中,在长期的采集、狩猎和原始农牧业活动中,已掌握了简单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彩陶的描绘上,多采用2、3、6、8个图案,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数学等分的概念。大量天文图案的发现,也表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这块展板上展示了彩陶钵上绘制的12个太阳纹,或许他们已经有了一年分12个月的概念。”李景明说,这些文物、遗迹背后承载了中华文明5000年乃至远古时期人类发展、进步的脉络,借助这些器物讲述历史和文化,就是最大程度的对文化的解读与传承。
这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
据戴建增透露,大河村遗址中还出土一些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湖北屈家岭文化的遗存,这为研究我国黄河中、下游与长江流域诸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确凿的地层证据和实物资料,也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存的发现,说明了当时大河村遗址是一个文化交流会汇集地,是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一个枢纽,同时也说明咱们中原地区是一个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地方,在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戴建增说:“黄河文化的早期代表就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虽然来源不同、去向不同,但最终都演变成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又演变成了夏商周的文明,可以说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根脉,在早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大河村遗址是黄河流域非常重要的一个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打造中国较具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史前文化展示区
为了更好的保护大河村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正在规划建设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据戴建增透露,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2400亩,以博物馆陈列、遗址本体和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及场景复原为载体,打造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在中国较具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史前文化展示区。
“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总体布局结构为‘一核、两景、三片’,一核是指核心文化展示区,两景是指农业景观区、湿地景观区,三片是指博物馆区、考古研究展示中心、综合体验区,是一座集遗址保护、学术研究、市民休憩娱乐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其中博物馆区计划打造以中国仰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集中还原展示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戴建增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萍 /文 李新华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