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跨越到自由自在、离家千里的大学校园,准大学生即将迎来大学新生活。但是“生活费带多少”成为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南京审计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南审青年”为新生推出一份《大学生生活费预算》,称“土豪型一个月1500元,小康型1200元,温饱型1000元,日子还能过得下去的800元”。

  真的是这样吗?记者采访了部分“过来人”——郑州不同学校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发现郑州的大学生生活费悬殊很大,1500元在郑州只能算小康,而学校类型是造成生活费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郑州晚报记者 李丽君 赵柳影

  大一新生生活费基准线1200元左右

  提到大一新生入学,还有一个话题不得不提,就是生活费,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推动了大学入学开支20年间快速增长。在此次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大一新生的生活费基准线在1200元左右,男生会高一些,在1500元左右。

  而对20年前上大学的70后来说,月生活费上千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我是70初的人,1991年上的大学,是师范类院校。”如今从事教育行业的王女士说,当时国家的师范类院校还有补助,因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学时带了300元钱,一个学期过去,一分没少。

  “当时的生活标准也低,花钱也十分节俭,生活用品在入学时,家里都准备好了,其余的花费主要就是吃饭。”王女士说,记得当时学校每月会给学生补助三四十元的餐费,还有二三十元的现金,因此,很少问家里要钱。

  王女士说,学校的食堂也便宜,那时候一天最多的花费在二三元左右,也没有什么交际娱乐的花销。至于身边同时代的大学生,王女士说即使学校没有补助,当时的生活费也大多在100元以下,超过100元的就算是高消费了。

  对于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来说,从事媒体工作的李女士是个代表,在她印象中,上大学时,花钱也很节俭,每月的生活费在300元左右,“那时候交际娱乐花钱也不多,顶多朋友一起吃饭逛街”。

  而从85后开始,大学的生活费标准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男生每月600到800元,女生400到600元,差不多是一个基准线,同时,大学生开始在社交、娱乐、外出游玩等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支出。

  90后甚至95后的大学新生,对于钱的要求开始越来越高,生活费上千开始变得平常,甚至月过3000元,不设上限等字眼开始和生活费挂钩。

  大学生月生活费标准不一

  为了了解目前在郑州上学的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上大二的小马、大三的小龙和大四的小刘,采访中记者发现,学生的生活费与学校学费的收费标准保持着极度一致的水平线。

  在河南警察学院上学的小马开学将上大二,一年的大一生活让他已经适应大学生活,但是由于大一是新的生活,所以爸爸妈妈并没有给他的生活费设上限。“每次都是钱花完了给家人打电话,家人打卡里。”小马说,根据去年一年的花销,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在1500元左右。“我比较宅,所以花费少一些,不过我们班同学的生活费水平一般在1500到2000元。”

  小龙(化名)在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校上学,今年开学就要上大三了。与小马不同,家里人每个月给小龙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我妈每个月固定给我1700块钱,这只能让我吃饱喝好。不过班里同学的生活费水平大概在1500至2000元,都是可以满足的。”

  而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大四的小刘是位女生,每个月她也没有固定生活费。“没钱了爸妈就打钱,我每个月的生活费800元左右。”小刘说,班里男生的生活费每个月最多也就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