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的思路,东关小学和腾飞路小学组成了教育联合体。如今,随着东关小学和腾飞路小学联合办学的实质性开展,在东关小学艺术特色的引领下,腾飞路小学附近的家长不再“择城”,学生不再“择校”。
这种联合办学模式的成功不仅局限于小学,在初高中学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了解,郑州市第29中是区属一所农村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郑州市第11中是省示范高中。在区教体局经过多方协调和磋商后,郑州市第11中与郑州市第29中实施了托管,11中托管29中后,将29中纳入11中教育集团,命名为11中教育集团29中校区。郑州11中的校长王新顺表示,目前11中主要通过模块管理来带动29中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长模块的建立上,由他兼任29中校长,29中原校长任执行校长,11中派学校中层领导任29中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在教师队伍建设模块,29中派教师参加11中组织的各项教育培训活动,并邀请知名教育专家作教学报告,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在聚焦课堂模块,由11中派骨干教师到29中进行优质课展示,并邀请29中教师参加11中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在校园文化模块,也将使29中在软件、硬件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此外,29中实现300个优质学位增量后,11中还将派5至6名教师到29中任教。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郑州市第29中校长耿喜林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29中是管城郊区高中,除了5个班为普通高中外,还有3个班是职高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高中生源不太理想,去年只招了5个班、270多名学生。管城教体局借优质教育资源倍增之势,让11中托管29中之后,两校教师不仅可以一对一进行教学交流,也实现了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共享,师生都比较受益。
“自从被11中托管以来,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市教育局、区教体局投入资金改善了理化生实验室、增建了录播教室、礼堂。学校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大大提高。郊区五所高中本学期联合考试,29中各科平均分均居五校第一。我们也将会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学校竞争力,争取利用1~3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市级乃至省级示范性高中。”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耿喜林的话掷地有声。
这种办学模式的成功,让管城区教体局在工作上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为进一步推进管城区教育均衡的发展,管城区教体局于2010年3月出台了《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在城区小学实施“学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始在城区小学实施学区制。外国语小学和二里岗小学、货栈街小学成为第一批学区制试点学校。
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是一所外语特色鲜明的学校。自2002年8月创办外语特色以来,以“全方位开放,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为办学理念。把“强化特色建设,突出素质管理,打造区域品牌,发展学生特长”作为追求目标,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特色教育之路。近年来,一批科研型的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标兵大队、郑州市标准化小学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货栈街小学的前身是一所铁路子弟小学,因其历史原因,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生源相对不足。为了促进优质学位倍增,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经管城教体局安排协调,外国语小学和货栈街小学确定为强校托管的倍增模式。
自托管项目实施后,两校签订《托管活动协议书》,明确职责和任务,确定了“八统一与六共享”原则。力争做到教学管理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评价统一、校本教研统一、教育科研统一、师资培训统一、教学考核统一;实现先进理念共享、科学管理共享、有效教学共享、优质师资共享、科研成果共享、一流设备共享。根据管理领域、学科、年级不同,设立托管小组。去年年初,两校领导班子召开学期工作会议,在保持两校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少先队工作及党务工作做了统一安排,明确各项活动的目的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及参与人员,要求在“八统一与六共享”原则下认真执行活动安排。
外国语小学校长徐建梅表示,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力度。继续落实“八统一与六共享”方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道德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定优质学位倍增目标:每年实现135个优质学位的增量;办学目标:一年后被托管的货栈街小学的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善牵均衡发展之“魂”
——加强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提升实力
在区域内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拆东墙补西墙”,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平均分配,而是要使各个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凸显学校的特色,实现全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整体优化。为此,管城区政府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管理队伍和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师资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管城区教体局建立了市区与农村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每年安排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优教支农,农村小学安排相应的教师到结对的城区学校任教学习,并把支农所取得的成效作为考核晋升的依据。近年来,参加城乡交流的教师有40名。同时,每年组织市区最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讲课,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最先进的教学理念送到农村学校去,为老师构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和探讨的教学平台,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近年来,参加送课下乡的教师有150名,送课下乡达600多节。
据了解,为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省政府、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要求,管城区组织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选拔省级农村骨干教师13人,市级农村骨干教师42人。与市级农村骨干教师签订培训协议书,并为市级农村骨干教师来到管城区教育实习提供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软资源强才能恒强、软资源均衡才是真均衡。为更好地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建设,管城区在教师队伍的打造和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制度,充实和加强农村师资力量,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强化优质师资的管理和运用。优质师资分配和使用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实施优质师资统一管理和调配,确保优质师资均衡;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各学科名、优、特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通过“名师课堂”、“名师讲座”等形式,让名师、学科带头人发挥领衔作用,引领更多的教师更好地发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特色、品牌,使名师从学校所有变为全区共享。
“郑州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是郑州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管城教育来说,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也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 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卢新建介绍。
卢新建表示,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管理是关键,人才是保障。2011年作为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起始之年,区教体局根据队伍发展需要,全面实施了“人才培养工程”。根据培养工程计划,2011年管城区教体局选派了部分校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等80余人前往深圳、福州、广州、北京等教育发展前沿城市进行教育考察学习交流活动。4月份,选派8名校长(书记)赴上海黄浦区名校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上海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教育思想,让基层一线领导开眼界、长见识、启心智、悟真谛、振精神。8月份,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远赴英国进行考察学习。
据了解,为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管理,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还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校”制度,在全区教育系统科级领导干部中全面落实了“一岗双责”,推行“一线工作法”。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对辖区学校进行了分线挂包,通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挂职、调研、听课、实地指导等活动,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让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作做深做细,提高效率、提高效能、体现效果。
“有教无类”是中国人的千年夙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发展崇高的价值追求,优质均衡是其间的核心价值。教育均衡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的基础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惠及千家万户,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
如今,人们对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之后,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上好学”,都能够享受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教育的优质均衡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必由之路,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党和政府的不变责任。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管城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给管城教育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管城区政府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在缩小城乡、校际间资源差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困难群体受教育权等实践中,创造出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管城模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目前,管城回族区教育体育局正以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以公平教育为起点,奋进在绿城教育均衡发展的大道上,在各界注目下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