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彩排现场,演出者全是河南大学师生
河大一路坎坷至今,有哪些机遇该抓没抓到?暴露了什么问题?
庆典之外,河大人正在反思:要坚持什么?秉承什么?抛弃什么?杜绝什么?
很多人赞许这种胸怀:百年来和百年后的河大人,都会为之自豪
河南大学校庆前这100天,朱世欣极其忙碌。她是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大量琐碎的工作需要做,但繁忙之外,她必定要刷新微博,看看那条关于“反思”的号召有没有新留言。
微博的主题就一句话:“百年名校沦落到今天,我们有哪些机遇没抓到?暴露了什么问题?”
在热闹的庆典之外,“反思”也渐渐成了河大百年校庆的一部分。有人说,希望这种反思上升到官方层面,那么,百年来和百年后的河大人,都会为之自豪。
一场民间组织的“反思”
临近校庆,“河南大学吧”有个帖子很热,“河南大学校庆请几位明星出场?主持人会不会是汪涵和鲁豫?”
很快有人辟谣:“你们想多了,没啥明星,都是学校自己人。”
河南大学官方微博很快也证实:“演出者全是河南大学师生。”
和这场庆典演出一样,河南大学的百年校庆冷静、务实。除了主流的校友聚会、学术研讨,一场民间和半官方的“反思”,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1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南方周末》曾发文章,说日本京都大学百年校庆,不是什么庆典和热闹活动,而是一张近乎简陋的海报,上面写着:反省百年京大犯过的错误。
这种胸怀让不少人敬佩,也让河大很多人开始想:除了常规活动,我们还要做点什么?
距离河大校庆还有100天时,河南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朱世欣发了条微博,@了不少校友:“亲们,百年了,高兴、兴奋。但是,百年名校沦落到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哪些历史机遇该抓没有抓到?什么原因没有抓住?暴露出了哪一方面的问题?建议在做百年大事记的时候,也出一本百年反思录。路漫漫,想一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要改掉哪些毛病?坚持什么?秉承什么?抛弃什么?杜绝什么?”
很多人赞许这种能“自揭伤疤”的胸怀,认为在当今高校中“眼光”也走在了前列。
也有人分析原因:“河大应该是迄今为止河南最有人文底蕴的大学,没有之一;无奈到今天,或许和投入不大、宣传不够、中原文化不够强势等有关。”
还有人希望,河大官方能将“反思”作为百年校庆最重要的部分,若如此,“百年来和百年后的河大人,都会为之自豪。”
新时代的遗憾
2004年评的世界百所名校,中国有十所,其中一所是河南大学。但所提的,也多是过去的历史。
1952年,在学习“苏联老大哥”的背景下,河南大学由“国立河南大学”变成“开封师范学院”,四十年的学科和学术积淀,一夜之间四分五裂。
网友留言说“院校拆分这个悲剧无法改变。后来河大抓不住机遇,就在于学科结构、学科布局结构和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密切相关,所以地方政府不会扶持你。”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河南大学一直在发展,但在河大一些人看来,颇有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觉。“总以为自己在发展,可是抬头看看,外面早翻天覆地了。”
如果说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全国性的,以及当时不可抗拒的历史背景,那么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初,院校合并和申请211的大好发展机遇中,河大再次错失良机。
这背后有许多至今河大人都不愿提及的原因。“其实当时河大实力不差,如果上报,成功几率还是很大的。”
没有了“名分”,再加上地处非经济发达城市,河大的招生、地位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前校长李润田看来,“上边政策是有原因的,但学校也必须要自己争取。”
他认为,包括学校领导班子,都必须为学校谋发展。但时至今日,这个遗憾,大多数当事人讳莫如深,不愿提及。
改变思路才有新发展
让大家觉得幸运的是,最近十年,河大人逐渐觉醒,也开始逐步反思,怎样给自己开辟一条路。
这种民间的“反思”力量,也影响到了一些院系。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组织了一场经济学院内部的反思,“教训本身也是厚重的财富,为了未来少走弯路。”
耿明斋说,河大经济系在1927年建立,民国时期培养了一些名家学者,比如罗章龙、邓拓。1952年院系调整阶段,经济系被调走,所幸留下了一部分优秀教师,包括后来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守正。就是这批“断线”的人,为后来经济系的“复苏”打下了基础。
1981年,由于周守正等教师在,经济系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不仅受理自己学校的毕业生硕士学位,还被赋予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学校的硕士授予权。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河大实力却严重下滑,“同类学校都拿到博士授予权了,我们还是零。”
在耿明斋看来,除了外部原因,主要是观念滞后,光自己关着门想事,“吃老本”。“观念滞后到什么程度呢?申请博士授权点,表都填好了,我们的一个老先生说,不能报,因为文件说领头人不能超过70岁。其实当时依我们的影响力,肯定没问题。”
当时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件。据说有的实力雄厚的专业,因为消息滞后,没报青年导师,导致没评上博士点。
河大人长期淡泊名利、埋头学问,这也成了“双刃剑”。
耿明斋他们决定,从故纸堆里跳出来,面向社会、实际,把学生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结合起来,用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引进人才。当然,最重要的,是形成有浓郁学术氛围的文化:崇尚学术,尊重学人,多元发展,合作共赢。
只用了五六年,经济学院已经有了17个博士点,挤进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经济学院的转变也是河大的缩影。近年来, 河南大学先后实施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跨世纪优秀学术群体”的培养、“立体人才工程”、“攀登计划”等。
就在前不久,河大教授万师强和另一名河南学者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实现了河南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零的突破。
意识的觉醒,自强自立
河南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王振存一直致力于河南教育的研究。在他看来,河南大学、包括河南教育的现状,和整个中西部发展有关系。“我们和过去比有很大发展,但是横向比的话,在中部六省中,我们各项指标都是有差距的。”
他说,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开发,接着西部大开发,最终政策导致了中部凹陷、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影响了河大的发展。好在这种局限即将被打破,“我们现在也在谋划发展,尤其是郑汴一体化、中原经济区建设。”
他说,如果说过去是坎坷的话,现在正在努力实现跨越,在破解开封和河大困境。一个例子是,原先文件都是说“把郑州大学建设成高水平‘211’、加快河南大学建设进程”,但现在是“把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建设成全国一流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重要的就是立足自身,按照‘百年名校振兴计划’,想想下一个百年,河大能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一所大学需要的是长远的谋划。”
这种“向前看”的思想,也基本成了河大人的共识。在他们看来,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自信自强。
耿明斋说,学校和人一样,不要老抱怨别人对你不好,沉醉在失落中。如果失落,就是把命运寄托到别人身上,事实上自己有尊严,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看过去是为找动力,不是找失落。我们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在国内一流大学中找到自己稳定的位置和话语权。”
大学之大,在名师
王振存认为,上世纪40年代是河大辉煌期,原因主要是起点高、办学理念国际化,同时学校有大批名师,“大学最根本的还是有名师。”
河南大学前校长王文金,也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河南大学学生,当时学校还有一批积淀深厚的老师。他记得他们上课时候,讲《楚辞》,“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能讲一个学期。也有一些老师,讲课虽然称不上生动,“但聊天的时候,就像他背后有个大海,取之不尽。”
他觉得,上大学就是上氛围,上大学就像泡腌菜坛子,进去泡一泡就不一样。
百年校庆之际,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送了份寄语:“我觉得河大对我来说最难忘的就是她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独有的优良的学术氛围及学术风气,这对青年学子和教师来说影响非常大。河南大学的前一个百年是曲折的,但是今天总算是从低谷走出来了,新一届,或者下下一届领导班子,要有敬畏之心,要爱护这个百年名校的品牌,广纳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