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村南部的被盗东汉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随后被确认为魏武帝曹操之陵墓,即高陵。这一考古发现轰动全国。次年,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2018年2月24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获悉,经过对曹操高陵的持续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认定,曹操高陵并非“不封不树”,反而存在地面建筑,不过后世曾存在“毁陵”行为,致使地面建筑荡然无存。那么,这些考古新发现有何依据呢?

  高陵陵园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一座大墓,曾多次被盗。为了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2010年6月11日,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2010年至2012年,发掘单位继续组织专业人员在墓葬周围进行了调查勘探,确认了陵园和建筑遗迹的存在。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为配合高陵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对陵园及建筑遗迹进行了发掘。

  2016-2017年度的考古发掘,全面揭露了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包括内外夯土基槽、神道、东部建筑和南部建筑等五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