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建设“大城市” “南阳实践”添色出彩河南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 高明静/文图

  9月24日, 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南阳专场在郑州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阳从百业待兴走向繁荣振兴,从内陆封闭走向开放创新,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经济实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古老的南阳大地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担当建设“大城市” 百亿项目“平地起谷堆”

  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介绍说,近年来,南阳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按照“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的目标定位,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个高质量”的南阳实践。

  2018年,南阳全市生产总值从建国之初的2.59亿元增长到3567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长到3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93.3:5.1:1.6优化为2018年的14.7:41.4:43.9,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着力建设“大城市”的南阳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步伐也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南阳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正在向千亿级迈进,新能源、新材料、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森霸光电、福森药业成功上市,南阳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1家。中光学超硬功能光学镀膜、乐凯华光印刷新材料、中源化学40万吨精品小苏打、中科华强智能装备制造、牧原国际食品城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平地起谷堆”,一批百亿级园区和百亿级龙头企业正在形成。

  稳住“三农”基本盘 转型建设中原“花果山”

  南阳是人口大市也是农业大市,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主产区,南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稳住“三农”基本盘,扛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迸发,城镇乡村共同繁荣、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在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的基础上,南阳积极调优农业结构,培育了果药菌菜、苗木花卉、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壮大了牧原股份、想念食品、科尔沁牛业等龙头企业。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认证产品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的一半左右。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和全国首个“国家级食品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市”。

  据介绍,南阳全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已达135万亩,有机农产品数量552个,产值实现53.2亿元。月季、玉兰、猕猴桃、山茱萸等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达430.4万亩。月季花、玉兰花、茶花“三花”产业,猕猴桃、软籽石榴、薄壳核桃“三果”产业,山茱萸、辛夷、艾草“三药”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正向百亿级规模迈进。

  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也于今年4月在南阳举办,汇集了6000多个月季品种的“世界月季名城”南阳,进一步走向世界、香飘五洲。

  拉开“满城绿色”大幕 保质南水北调“大水缸”

  南阳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水龙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始终站位政治高度,举全市之力、不计代价,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水质、护运行工作。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南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防污治污,严格环境准入,先后关停整治企业1100余家、关闭搬迁养殖场1500余家、取缔库区养鱼网箱5万多箱,否决、终止工业项目超过430个,并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建立起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

  一手抓防污治污,一手抓生态建设。近年来,南阳持续开展大造林大绿化,成功争取并启动一期投资125亿元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快推进伏牛山世界植物大观园等重点项目。2018年,全市森林面积增加到1822万亩,造林总量位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40.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经过南阳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多方面努力。多年来,南阳南水北调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已累计向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送水超过240亿立方米。

  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南阳也看到了先进制造、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绿色有机农业等环保型产业等经济增长点,南阳正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做活水文章,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