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移植”时 古枣树被“移植”的现场2014年2月5日拍摄绿发会代理律师供图 “移植”时 古枣树被“移植”的现场2014年2月5日拍摄绿发会代理律师供图
“移植”后 古枣树被移植到薛店镇王张村中华古枣树园后大面积枯死今年3月24日拍摄绿发会代理律师供图 “移植”后 古枣树被移植到薛店镇王张村中华古枣树园后大面积枯死今年3月24日拍摄绿发会代理律师供图

  记者 段伟朵

  本报讯 9日上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公益诉讼案件,原告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为3年前被搬离“家园”的1800余株古枣树“喊冤”。被告则是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民委员会、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新郑市教育体育局、新郑市林业局、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这是国内涉及古树名木的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庭审结束后,法院未当庭宣判。

  [回顾]数百年古枣树一夜之间被机器推倒

  2014年1月16日晚8时许,家住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的老汉花五松听闻自家承包的古枣树被人砍了。他赶到现场看到,钩机前一钩、后一推、上面一压,一棵古枣树就应声倒地。

  一夜间,一千多棵古枣树遭人砍伐,村民闻讯后阻止砍伐行为,但效果不大。

  新郑是红枣故乡,种枣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当地大面积生长的几百年树龄的古枣树林,使新郑及周边形成了稳定的古枣树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

  遭到砍伐的古枣树并非“无名之辈”,2010年新郑市人民政府曾将花庄村古枣林以保护区的形式进行公示,公示牌显示,这片古枣林1023亩,共有百年以上的古枣树17660棵,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保护古枣树691株,树龄300年至499年之间的二级古枣树1857株;其余为树龄100年至299年之间的三级古枣树。

  [诉讼]为古枣树“喊冤”,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

  随后查明,此次挖树行为由薛店镇政府组织,共挖枣树1870棵,且未办理采伐证。

  花五松等村民告诉记者,目前,被砍伐后的土地上建起一所幼儿园,已经建成开放,一所“花庄完全小学”正在建。

  “砍树前没人通知,没人商量,突然就推倒了。”花五松说,他承认自己也拿到了补偿,一棵树500元,他家总共83棵。此外还有花银海等其余4人出庭作证,他们家的枣树均被推倒。有的树上面还带着政府设立的保护标牌。

  对赔偿满意与否,村民们各有说法。但他们都心疼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古枣树。

  为了帮古枣树讨个公道,绿发会以公益诉讼的名义将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民委员会、新郑市薛店镇人民政府、新郑市教育体育局、新郑市林业局、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等5家告上法庭。

  绿发会诉称,花庄村委会和薛店镇政府在没有依法办理、取得采伐手续情况下,将古枣树以“移植”名义移走,导致古枣树大面积死亡;新郑市教体局在未依法办理手续情况下占用林地进行工程建设导致古枣树被毁;新郑市林业局、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作为保护古枣树的责任主体,没有尽到职责,负有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