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萍,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调委会百姓调解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0年通过海选走进《百姓调解》栏目,成为一名专职调解员,2011年被评为服务之星,2012年被评为观众喜爱的十大调解员,2013年被评为《百姓调解》栏目金牌调解员,2014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调解员,金水区优秀调解员,同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2015年被评为“郑州市调解能手”,2016年被省宣讲团选聘为“百姓宣讲员”。六年来,她调解过上千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八。调解之余,经常受邀到各地市讲课,多次参与公益活动,受到了全省广大人民的热爱。
依法调解,情系万家
在工作中,王瑞萍认真学了《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合同法》、《婚姻法》以及人民调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依据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人格尊严,入情入理的耐心细致的进行调解。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以及这几年的历练,王瑞萍逐渐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调解员。随着调解案例的增多,她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电话:“瑞萍,你调解之后我老公对我可好了,我现在可幸福了”;“妹妹,我孩子变得爱说爱笑,也不去网吧了,谢谢你了”……王瑞萍特别享受这样的时刻,享受着只有真诚付出才能体会到的那种金钱买不到的幸福和快乐!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王瑞萍爱上这份平凡的工作,因为看着一个陌生人在她的帮助和劝说下,能够打开心结,重拾幸福,她特别的自豪,特别有成就感。王瑞萍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这份平凡的工作包含的是一份深深的责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份耐心的等待、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可能会改变当事人的人生态度,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对未来的抉择以及一个家庭的聚与散。
用心动情调解,消除化解纷争
记得有一次王瑞萍在开封大北岗村调解过一起土地纠纷矛盾,王某和李某两家发生了土地边界纠纷,并闹上了法庭,法庭判决后,双方都不服,矛盾没有得到缓解,并且积怨日深,两家成了仇敌。王瑞萍了解了情况后,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天的耐心劝解,最终双方放下成见,握手言和。王瑞萍的调解不但维护了双方的合法利益,同时也避免了一起可能爆发的流血冲突,达到了比法庭更好的矛盾化解效果。
在调解中尊重每一个当事人是很重要的,至今为止,王瑞萍调解过多少事、接触过多少人,她已经记不清楚了。可以说在调解的事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接触到他们的时候,王瑞萍都充分尊重了他们的人格,整个调解过程,没有因为他们的出轨、不孝或者是特殊的职业去讽刺挖苦他们。一直以来,王瑞萍都是这样做的,她觉得只有尊重、理解一个人,对方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只有这样你说的话对方才能真正的听进去,调解才会起到作用,才会真正的帮助和开导当事人。
还有在新乡东高村王瑞萍碰到了这样一位老大爷,当年老伴喝农药死了,村上人传言说老伴是他逼死的,半辈子都背着这个罪名,村上人见了他指指点点,从没有人尊重他。他与村里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见到王瑞萍老人很排斥,王瑞萍说:“大爷,你心里有啥委屈给妞说说”,王瑞萍一遍遍的叫着大爷,也许是从来没有人这样尊敬的称呼过他,也许王瑞萍的真诚和耐心打动了他,大爷一下子眼泪就流了下来,以前经过多少次劝解都没有化解开的心结,一下融解了,日积月累的矛盾,就这样很轻松的解决了。王瑞萍觉得在调解的时候,不能凭着主观去判断这个人的好与不好,这个事儿的对与错,要用眼睛去看,要用心去听,别把自己当调解员,要当成自己的事儿去说,真正的融入到调解当中去,人心都是肉长的,当事人也会被真诚感化。
真情促和谐,调解暖人心
对王瑞萍触动特别深刻的还有一件关赡养老人的矛盾,那是在开封杞县张庄村发生的事情,当事人已经90多岁了,是一群好心的路人求助王瑞萍去化解矛盾的。记得那一天下着鹅毛大雪,好心人把王瑞萍带到了一个堆放着垃圾的破毛草屋前,老人就住在垃圾堆里,浑身湿漉漉的,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目光充满了无助和期待。老人一共有6个孩子,四男二女,但是没有一个孝顺的,没有人愿意赡养老人。老人每天依靠邻居的救助生活,今天这个送点吃的,明天那个送点穿的。王瑞萍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老人还饿着肚子,冷的浑身发抖。王瑞萍当即去给老人买了吃的,一口一口喂给她,然后从邻居家借来棉衣棉裤给老人换上,安顿好老人以后,王瑞萍就去找了老人的孩子们。第一个见到的是老人的四儿子,他穿着皮衣,带着耳暖,嘴里叼着烟,在跟他沟通的过程中,王瑞萍发觉老人的孩子只说不做,说的很好,但是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王瑞萍就亲自动手,给老人洗脸梳头,给老人做饭,在跟老人孩子讲道理的同时王瑞萍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记得那天一直调解到晚上十点多,最终老人的孩子们都心甘情愿的赡养自己的母亲,尽到他们做儿女的义务。王瑞萍临走之前,当着老人以及老人孩子和所有乡亲的面,站在雪地里,唱了一首《母亲》,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这期节目播出之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河南人,好多好心人自发组织去杞县看望老人,给老人买了好多生活用品。王瑞萍用她的真诚和付出感化了老人的孩子们,能让老人安度晚年,她感到特别的欣慰。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王瑞萍觉得能帮到别人就是她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和幸福只有真正的付出才能体会到。调解没有具体的框框,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办法,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分热情、十分尊重、百分责任、千分耐心。调解之余,王瑞萍会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帮渐冻人兄弟北京圆梦、帮大龙小龙筹集善款治病、经常去看望“阳光村”的孩子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为促进社会和谐奉献一份力量,这就是调解的魅力,王瑞萍会坚守调解的这份责任,为传递一份正能量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