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处最先知?
东风解冻,春江水暖,河岸柳绿,万物复苏昨日立春,二十四节气自此始
一年伊始,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寒已随猴年去,鸡年伊始又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大地阳和暖气生。虽然真正的春天还没来到,天寒地冻的日子还在持续,但冰上走的三九四九已然远去,沿河望柳的五九六九,已经拉开了帷幕。
春来何处最先知?有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河面的冰融、河岸的柳绿、河畔的虫蛰,都在渐次报道春消息。乍看还一片萧条的世界,春意正在花枝树苞里,酝酿着绽放盛开的步点。
[看春]迎春花含苞待放万物复苏春来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用气候学的标准来评判,立春距离真正的春天,还差得很远。且不说深红与浅红的花林、高飞与低飞的鸟群,都远远没有到来,且这零度左右的气温,和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冷雨和飞雪的组团袭击,都是一幅冬天的景象。
立春,要用天文学的标准来看待。立春,与田间的农事有关,与郊野的虫草花木有关。古语有云,立春十五天,先后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也就意味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要在融融东风里画上一个句号。很快,河面的冰将薄了、碎了,融为水,化为气;很快,冬眠的虫,将感知春的律动,结束一冬的长眠。
其实,春节回到老家的人们,也会注意到郊野萌生的春意。麦苗返青,身高在蹭蹭上涨;野草争发,早已遍布田间。而即便是回到城市,有些地方,春意已经是蠢蠢欲动。春的气息,腾升着,在花木间逗留着,在人世间游走着,在城市里见缝插针,播撒着春之色彩。
在人头攒动的公园里,在小区或单位的花园里,在街角或者是路边,杨柳枝头点点滴滴地鼓起了小叶苞,黄的白的红的梅花报过春消息后渐次凋谢,而黄灿灿的迎春花,已经向着阳光开放着或含苞待放着。
[立春]初七人日逢立春万物苏萌山水醒
2月3日,看似普通的日子,但3日立春,在历史上却不常见。天文专家说,上次发生是在1897年,距离现在120年,而下一次2月3日逢立春,将发生在2021年。另一个罕见的现象是,今年的立春,正好赶上了传统的人日。
人日,是指每年正月初七。人日的由来,与女娲传说有关。传说女娲初创世,造出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故而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历史上也出现过人日和立春“撞车”,如唐代诗人卢仝,就经历了一次。他还专门写诗纪念,“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而南宋文人赵蕃,也遇到过一次。他的《人日立春》诗,很恰当地写出了立春的气象特点。“阴已至人日,雨仍当立春。梅花一开谢,草色半陈新”。立春期间,虽然气温、日照、降雨,都有上升和增多的趋势,但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来说,立春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在气候学上,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显然达不到这个程度,但立春一到,便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意味着万物生长农事渐忙。随着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虽然立春期间大风降温仍将盛行,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歇期,偏南风将日渐增多,同时还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这正是东风带雨逐西风,万物苏萌山水醒,大地阳和暖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