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 健康|教育|同城|

|注册

高考是把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

2012年07月12日09:01      河南商报             _COUNT_人评论

  找工作,是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儿。

  一年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一次次被挤爆的招聘会,有很多学生在接受社会的考试时败下阵来。

  谁该为这个就业难题负责?学生、学校,还是社会?

  案例

  毕业一年多了仍在找工作

  2011年6月,阿周从郑州某大学毕业。他辗转从事过多份工作,工资最多时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钱,“感觉生活少点啥”。

  于是在春节放假回家时,他退掉了房子,辞掉了工作,回了老家。

  “上大学期间回家时,爸爸每次跟叔叔们一块喝酒都会自豪地说‘我那孩儿,都没怎么管过他’,叔叔们流露出的是羡慕的神情。”

  而今在家待了几个月后,受不了风言风语的他再次来到了郑州,“走的时候村里人说啥的都有”。

  现在的他整天赶场招聘会,却发现已经跟自己的学弟学妹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昨晚,青年时报官方微博转发的一条消息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也从侧面印证了“阿周们”的无奈。

  《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这则来自北大BBS的帖子称,“(自己的)父母跟人拼了20多年儿女,(儿女们的)学习都是最好的,他们觉得赢了。儿女毕业工作后他们才知道,生活上还是拼不过煤老板的儿女。”

  分析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干涉太多

  毕业后工作难找、不稳定,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郑州大学新闻系主任周宇豪认为,家长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干涉和学生对自己的不了解,以及基础教育的沉疴,是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西方基础教育阶段,老师的一大部分精力是去发现学生的爱好,“因材施教,人家比我们做得好”。

  加之国外家长更加尊重自己孩子的选择,所以国外的学生初中阶段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分流一批,上高中后又能分流一批,“最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会参加大学选拔考试,但这时候他们的目标就已经很明确了”。

  但国内的教育却恰恰相反: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适合做什么,家长们对孩子的未来培养有太多的干涉。等到大学毕业出现问题了,“才想起来寻找原因,责任当然会被推到大学教育的身上”。

  他坦言,目前很多高校由于对自身价值的定位模糊,他们不清楚应培养怎样的人才,过分追求全面建设、综合发展,把有限的实力分散了,这样只能导致全面平庸,甚至全面落后。

  观点

  高考仍是不可替代的选拔模式

  采访中,也有不少已毕业多年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没有高考,自己的生活肯定不会是现在这种样子。

  已毕业6年的邢先生在郑州从事批发生意,他称虽然已打拼6年,自己也算不上是社会精英,“但高考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没有它,我现在肯定也跟儿时的伙伴一样,在老家娶妻生子过日子”。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也认为,高考本身确实有它的弊端,但也不能否认高考恢复以来,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高考既有成绩,也有它严重的一些缺点,“但是目前它还是种没有办法代替的选拔模式”。

  他说,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没有学历文凭,特别是没有名校的学历文凭的,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很多限制。

  有专家则认为,虽然没有更好的方式来代替高考,但可以对其进行改革,如果能变“一锤定音”为机遇多重,考生还是家长就不会太在意一城一地一时之得失,高考的残酷性及排他性也将大大淡化。(河南商报记者 段睿超 李亚沛 实习生 李凤祥)




相关报道:高考“状元”为何难成职场“状元” 2012-07-12 08:36:11
          18岁少年高考用脚答题全力追逐大学梦 2012-07-11 10:06:27
          解读高考招生考试退档4个理由 2012-07-10 08:59:41
          高考志愿被篡改 教导处副主任是内鬼 2012-07-09 10:36:43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高考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