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来跳去的青年
陈圣章作出高考零分的决定,并没有太多的纠结。
因为他“并不向往”大学。他从高二起就厌学,每天躲在书堆后面看报纸,“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大学生逃课、抽烟喝酒、打架的新闻”。他觉得大学生活“太荒唐了”。
当高考前3个月,作为体育特长生的他右脚受伤后,他当下决定文化课全部考零分,以抗议让他心烦的应试教育。
高考第一门语文,他在空白处写下两竖行正楷字——“为了中国的美好明天,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之后的几门考试,他会做的题故意写错,不会的题他都空着。
陈圣章4门课考了零分。
毕业后第一年,陈圣章“跳来跳去”,他做了药品推销员、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者,以及夜总会营销员。
2008年,陈圣章揣着攒下的2万块钱回到了家乡浏阳。他认为自己有策划经验,有钱,可以独当一面策划大型活动了,于是他着手策划“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行活动。
这是他在夜总会宿舍里辗转反侧了很多夜晚想出的方案:活动要在毛泽东故乡启动,要在湖南各大高校做签名活动,还要去北京和名牌高校联谊,以启发大学生们认真学习。
为了引起关注,他决定给总理和教育部长写信。他将这一行为称之为“新版公车上书”,并为这一创意欣喜不已。
但信石沉大海,也没有一家媒体采访他。
社会大学
“打工只是暂时的。”这是陈圣章放弃高考时给自己的规划。打工一年后,他一边策划中国行活动,一边做生意,但先后两笔生意都以亏本告终。在2009年的烟花生意中,他亏了10万元。
那年的大年二十八,三四个没有拿到工资的烟花工人赖在陈家不肯走,扬言说不给钱就找人来闹事。
这年正月,陈圣章几乎哪都没去。他第一次觉得失败如此惨痛,令人如此“没有脸面”。
接下来的2年中,他没有频繁跳槽和策划活动,而是在酒店打工和开车,赚钱还债。
2011年年末,陈圣章还上了最后一笔欠款。他捏一捏口袋,发现还有几百块钱。“爸妈,儿子给你们压岁钱。”陈圣章给父母一人递上两百块钱,这是他第一次给父母压岁钱。
陈圣章的姐姐觉得弟弟几年来,成熟了,不再“那么固执了”,她说,“没考上大学是个遗憾,但能从社会大学学到东西也是好的。”
陈圣章对自己高考零分的行为也不再“豪情万丈”,在经历了这么多失败后,他觉得自己当时想得“太简单”,“一个人的作用很有限,难以改变现状”。
他依旧认为中国教育制度问题很大,他寄希望于一个“铁腕改革家”来改变现状。
陈圣章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的计划,他要记者多宣传他的“中国行”。他最近还打算办一些新的项目,包括拿宅基地换工程的项目。(记者:周亦楣 孟祥超 实习生 苏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