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没给压力,选岗凭个人兴趣
还有一个多月,首批90后高校毕业生就要正式踏上工作岗位。5月27日,我省2012年高校学生就业和实习公益交流大会在南京举行,这是我省应届毕业生离校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就业招聘活动。记者现场采访发现,90后求职毕业生的求职理念有了很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对用人单位、学校和家庭都有一定启示意义。
压力缓解,“工作暂时不落实也不太在意”
当天招聘会上,980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而对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5月下旬已近求职尾声,虽然此前组织单位向全省20多家高校发放了4万多张免费入场券,但最终,只有2.5万名毕业生进场求职。
岗位多,求职者少,好多用人单位走出摊位,主动向求职者推荐岗位,而未就业大学生似乎并不着急,慢慢看、细细问,遇到心仪岗位才会投上简历。南京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的钱骏,在偌大现场转了一圈,也只相中了一家单位。“我想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此前也有单位要我,但到公司现场看看,发现实际岗位与面试时讲的不太一样,就想再看看。”钱骏说,班上40个人,除了有家庭背景的,真正签约的并不多。“说到底,就是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岗位。”
虽然现在还没有落实工作,钱骏似乎并不急,“家里没有给压力,爸妈说只要我个人喜欢就行。”
省人才市场招聘部部长张大勇认为,从签约情况看,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压力有所缓解,当天进场的学生,很多都已有工作意向,有的也是骑马找马。不少用人单位则反映,“今年大学生招聘比往年要难。反映在工资待遇上,我们也比往年有所提高”。
不重薪水,重视的是学习机会和工作稳定
前几年,毕业生找工作,工资待遇是首要话题。如今90后求职,工资待遇似乎不那么重要,而工作中“能学到什么”、“稳定性怎样”,学生们问得最多。记者现场倾听几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对话交流,没有一位是主动发问薪资待遇的,大多在问:“是不是在南京工作?”“要不要经常出差?”“能不能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的王袭坦言,希望留在南京工作,而且想找一个研发之类的岗位,“前几个月在南京一家知名电子公司干过,只是操作工的活,整天不需要动脑筋——我觉得,学不到东西。”
对于90后的求职态度,一些招聘单位表示无奈。深圳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南京网电服务中心的朱洁主任当天要招聘40位工程师,不错的待遇吸引了很多毕业生驻足,而一听说“上班后要派到苏北、安徽等地”,很多人扭头就走。“我一个早上只收到4份简历。90后大学生大多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长大,很多人都是不想离开家的。”朱洁认为,现在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一定程度上与90后的就业心态有关。
求职宽松,不满意与毁约现象增多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卢义德,在当天的招聘会上看中了南京一家服饰公司的采购助理岗位,公司通知他次日下午去面试。看着其他排队投简历的竞争对手,他颇有信心:“我虽然是大专生,但学的是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与本科生相比,大专学校更重技能培养。再说,我已经在新港开发区一家美资服装企业裁剪部干了大半年,熟悉公司运作,应该说更具有竞争力。”
找工作容易了,跳槽似乎也更随意一些了。虽然尚未走出校门,有的毕业生竟然已经炒了签约单位的鱿鱼。现场一位招聘经理坦言,现在的年轻人,流动性太强,她很“怕”招收应届毕业生。面试应届生时,责任心、上进心是她唯一的考题,而且,题目非常具体,比如“你的第一份工资会怎么花?说说生活中与朋友一起最难忘的事”,等等。(中新网记者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