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丑闻挑动社会的敏感神经
事实上,几个同学的说法引起广泛的深层次背景,是接连不断曝出的“学生工”丑闻。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关键字“学生工”,会出现许多涉及职业院校以实习之名,介绍“学生工”进企业务工的报道,这些丑闻的背后,大都伴随着学校借“学生工”牟利的本质。
李秀丽也一直在思考这个不断挑动着社会敏感神经的问题:“学生工”和“真实习”到底应该怎样区分?
李秀丽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是看实习是不是与教学配套进行。
在网上搜罗了大量瑞士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做法后,李秀丽所在的学院曾经做过“工学交替”的实验:把酒店管理专业约40名学生带进一个管理规范的高档餐饮企业实习,学生的实习岗位是包房服务员。
按照常理,这样的工作岗位正处于到底是“学生工”还是“真实习”的争论地带,就连李秀丽的同事也会时常问她:学个端盘子倒茶水在家练练不就行了?
李秀丽和学院老师们开始顶着压力尝试。每天上午11时前,由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向实习同学讲述理论知识,由于餐厅没有大场地,学院买了两块移动白板,理论教学就在餐厅的地下停车场进行。
中午,学生开始进入包房为客人服务,下午,餐厅的专业领班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这包括怎么端盘子、端盘子走路的仪态、筷子与盘子的距离等琐碎的项目。晚饭服务结束后,同学们集体总结当天的学习心得。
现实效果是,两个月后,这批学生击败了大多数求职者,顺利进入了这家高端餐饮企业工作。
李秀丽总结,这样的探索是成功的,同样是“端盘子倒茶水”的工作,如果没有教学配套,那就是打工干活儿,如果与教学配套紧密,就是真实习。
但要复制这样的做法,李秀丽发现非常困难。因为老师的私人朋友关系,某一家餐饮企业愿意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而在更多领域中,企业并不愿意花这么大劲儿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宁愿高薪去挖现成的优质人才。
李秀丽说,企业更喜欢打工干活儿的,学生更需要实习加教学,学校要做的是尽力弥补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才能有“真实习”。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了解,学校担心新一轮批评
对于未来的发展,学生认为“强制实习”引发的舆论批评让吴荣开始担心,她不确定学院下一步的做法会不会招来更大的非议。
为了给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学院正在和几家全国性的知名物业管理公司接洽,这些物业管理公司都有相对完备的实习教学计划,也与学校的理论教学相互补充。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物业管理公司都要求实习的学生必须从保安和保洁岗位做起,因为这两个岗位是物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终端环节,必须熟练掌握保安和保洁的工作状态、工作能效,才可能做好物业的管理工作。
“敢让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从保洁开始吗?”吴荣担心,有同学说学了物业管理专业出来,学校的实习基地强制我们做保洁,又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批评。
一位企业的老板曾经很明确地告诉李秀丽,企业不需要只有管理理论的中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有基层技术经验的“熟手”,所以,职校生要想有竞争力,无论实习还是正式工作,从最基层做起才有竞争力。
这样的说法让李秀丽坚信,即便是职校生实习的工作在最基层,甚至工作状态还比较辛苦,但也应该坚持走这条路,学院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教学融入实习中,别让学生成了单纯的打工者。
道理如此,但吴荣和李秀丽依然非常担心:在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并不完全了解的今天,如果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必须从保洁做起,会是又一轮猛烈批评的开始吗?(中国青年报 记者 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