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收入过高是伪命题吗?

  有些网友质疑,作为高管年薪几十万,上百万是否真的过高。

  在美国道琼斯指数成份股上市公司当中,绝大部分主席或首席执行官2013年的收入都超过了1000万美元;而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这些知名公司的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收入都在2000万美元左右,即使是公司二、三把手的收入也有1000万美元左右。

  国企高管们区区百万人民币的年薪是否真的太少?

  中国人民大学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光建也提出,竞争性强的国企经营状况和高管密切相关,可通过和国际上同类型企业对比设定比较合理的薪酬制度。

  然而我国国企并不是类似高盛、摩根一样的民营企业,他们的管理者也是投资者,所以回报也包括投资额利润部分。而作为国企,投资者是国家而不是个人,企业管理者拿走投资分配与盗取国库无异。

  同理,国企高管与民因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国企高管年薪制被指责“旱涝保收”,盈利了高额分红,亏损了国家补贴。

  在高管与普通雇员的薪酬方面,美国国企高管与普通雇员的薪酬差距仅4-10倍,日本国企高管与普通雇员的薪酬差距不超过14倍。而在中国许多国企高管薪酬远超规定上限,去年央企高管薪酬是普通雇员平均工资的30倍。

  国企高管的年薪还应与经营情况、企业规模、受行政保护程度、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挂钩。

  诟病根源:占商又占官

  百姓最不满意的是国企高管既有官员身份,又享受外资企业一样的高薪待遇。

  国企是国家财产,管理层由国家任命,人事管理离市场化相去甚远。很多时候,央企高管享受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成了攒养老钱、享清福的待遇。

  面对市场,他们是职业经理人,面对政府,他们又以官员自居,身份随意变换,享受官员待遇,又领取市场薪酬,哪个对其有利就用哪个身份,使得对这部分企业高管的管理出现了困难,也容易滋生腐败。

  中央党校辛鸣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 有些国企高管年薪上百万还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的贡献大于所得,想方设法损公私肥。”然而企业中不可能“富”与“贵”得兼。

  据统计2014年至今,通过中纪委网站公布的国企落马高管至少已有115名,其中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一把手共有65人,如广东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吴周春、上海市电力公司原总经理冯军等,占比约56.5%。其中国企腐败重灾区——能源领域最严重。石油、电力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企业最容易滋生硕鼠。

  结束语:人们不是眼红国企管理者的高薪,实在是“不患贫而患不公”。高管们应拿多少银子,要认清身份、分清职责,再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