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10月6日,市政部门对市区129公里长的老旧管道“健康大体检”。此次,市政部门用上机器人为管道做“肠镜”。

  郑州晚报记者 张潇 文/图

  机器人为129公里污水管道“大体检”

  机器人安装700万像素摄像头

  前天晚上,华山路和伊河路交叉口东边大约100米处,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技术人员方宏远指着地上一台机器说,这个机器人就是先进的CCTV(电视)检测设备。

  这台机器人“头部”安装着多个高强度探照灯,中间有一个700万像素的摄像头。根据电缆线的长度可前进100~150米。

  工作人员将机器人放入深达六七米的污水井内。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管道内的景象。当机器人向东行走两米左右时,发现管壁上方出现坍塌,但不严重。再向东走,不少地方的管壁上挂着一些细小的东西,经工作人员辨别认为是树根侵入,管道已出现重度腐蚀。

  水再深的情况下,市政处还有新型设备——筏式机器人、声纳检测机器人。

  运用内窥技术给管道做“肠镜”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养护管理科科长陈延坡说,市政部门本次对129公里老旧污水管道健康状况进行“大体检”,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内窥摄像检测方法。目前,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共组织了7支检测队伍,采用电子潜望镜检测、CCTV(电视)检测、声纳检测3种成熟的先进内窥技术,全面普查老旧污水管道。

  “本次检测规模在郑州市政养护行业尚属首次。”陈延坡说,计划检测工期两个月,检测时间为8月6日~10月6日,检测主要在夜晚进行,对交通影响不大。检测范围集中在老城区,主要涉及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等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