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7月25日,深圳晴。北京晴。
雷雨天气不断的夏日,这是个好兆头。
中午一点左右,航班顺利起飞。飞机上的思思一路沉默无语。
14岁,本该烂漫的年纪,她却承受太多。
她还只是个孩子。在深圳雨后湿漉漉的街头,她会突然驻足,为一只爬上栏杆的蜗牛欢欣一笑。一只流浪狗虚弱地趴在地上,她忧郁地望着,突然说,“它快要饿死了。”
她又是一个怀孕7个多月的妈妈。
她说救助站的饭不好吃。她想吃葡萄、苹果。为了想吃到绿葡萄,她走了好几个水果摊。
在机场,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原定7月24日晚六点飞北京的航班未能成行。直到凌晨2点半,大家才被机场安排到酒店休息。她挺着大肚子等候,到第二天早上才告诉记者,“我脚疼。”
问起以后有什么打算,思思很茫然,“不知道,看梓琨姐那边怎么安排吧。”
梓琨在首都机场迎接她。在车上,梓琨告诉她,她会被送往一个寄养家庭,在那里生活着六七个和她一样的未成年妈妈。
“我每周都会去看你。”梓琨说。
但思思对此似乎漠不关心。她并不追问这个家庭的主人是谁,她将在这里生活多久?她只是说要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已经到了北京。
24日晚上,思思曾接到妈妈的电话。挂断电话后,她告诉记者,爸妈一回到湖南老家就打了一架,“我爸说我成这样是我妈的责任,还赶我妈走。”说这话时,她的眼圈红了。
送思思到她要去的寄养家庭时,正是黄昏。
夕阳映照着思思的背影。她回身冲我们招了招手,一步一步走上楼梯,进入那未知的生活。
京华时报记者 陈荞 本版图片 京华时报记者 王苡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