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频发原因多种

  根据调查,造成溺亡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黄河河道及滩区管理涉及河务、交通(海事)及沿线辖区政府等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乏力度。

  黄河滩区游人持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比去年同期约增加30%,致使涉水安全隐患增大。

  部分游客涉水安全意识淡漠,对黄河河道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有关部门的提醒不以为然,在亲水天性的诱惑下铤而走险。

  黄河河道特性复杂。黄河属于多泥沙河流,河水含沙量大、冲击力强,且暗流多、流路复杂多变,一旦不慎落水,淤泥乱流困扰,惊慌无着,水淹沙呛,短时间内即可能造成窒息溺亡。特别是黄河花园口景区,在距离北岸30米处水下暗藏一条长约300米、宽8米、深4米的深沟,游客由南向北蹚水时,水位从刚到膝盖位置突然变为4米深,游人会瞬间滑落沟底溺亡。

  救援力量较为薄弱。我市2005年成立了“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在水上救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存在救援设备落后、人员不足、信息传递不够及时等问题。

  对症下药强化举措

  针对存在问题,我市下步拟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黄河涉河安全防控工作。

  成立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黄河郑州段涉河安全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组长,郑州黄河河务局、市公安局、市卫计委、市海事局、黄河生态区管委会以及沿黄辖区政府为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是统筹安排媒体宣传、安全巡查、事故救援、指挥调度、信息联络及医疗救护等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在前期宣传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涉黄河安全知识,提醒市民注意涉水安全。

  加大巡查劝阻。发挥郑州黄河河务局控导工程抢险队员的作用,针对排查出的5处溺水危险点,每年7~9月份,每日10:00至22:00,每处危险点安排3人定点值守;值守人员配有高音喇叭和简单救援设备,负责提醒劝阻涉水群众,在发现溺水事件后第一时间报警,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施救。其他月份,则有控导抢险队员采取定点定线巡查方式,对黄河沿线危险点进行巡查。

  壮大水上救援力量。以“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为基础,由郑州黄河河务局牵头,市海事部门及黄河生态区配合,整合黄河渔家乐水上快艇、黄河生态区气垫船,吸收拥有一定游泳技能的渔家乐经营人员、滩区居民等,拟组建“黄河郑州水上应急救援队”。市政府将拨出专项经费,完善救援设备,组建信息网络,培训救援人员,力争救援队伍在接警、到位、施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