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预约到你们学校打篮球。”记者对门口的值班人员说。值班人员说:“必须是团队才能进校园锻炼,并且要先和校领导预约。”记者问:“学校的预约电话是多少?”“电话我不能告诉你。”值班人员回答。

  大河报记者又在附近居民中进行了采访,不少市民对郑州二十三中不执行郑州市教育局的规定,不让市民进校锻炼的行为表示不满。

  记者查阅公开信息显示,郑州九中是2011年郑州市对外公布的第一批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学校之一,郑州二十三中是2012年第二批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学校之一。

  与此同时,记者又到郑州七中、十一中、三十九中等对外开放良好的学校采访,发现这些学校均在门口醒目位置设置有对外开放公示牌并留有学校老师的电话,预约都较为方便。

  郑州市财政局教科文处补贴资金年初就已发放到位

  大河报记者注意到,2006年,郑州市政府下发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市民健身活动的意见》提到,鼓励学校的体育健身场地在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向社会开放。

  根据此规定,郑州市教育局多次下文,要求所属中学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让市民进校园锻炼,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郑州九中、郑州二十三中在内的32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为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郑州市财政局还专门向这些学校发放了财政补贴,以弥补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期间工作人员的加班工资和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

  郑州市财政局教科文处的工作人员说,年初就把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这32所学校的财政资金账户上,由于各学校体育设施多少以及场地大小不一,向各学校拨付的财政补贴数目也不一样。

  “我们的确收到了郑州市财政局的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财政补贴,补贴金额都是每年几十万元,这些补贴主要用在人员的加班工资和设施、器材的维护上。”多个学校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

  那么,为什么郑州九中、郑州二十三中接受了财政补贴后,却不对市民开放体育设施呢?

  昨日,大河报记者通过114查号台查询到郑州九中、郑州二十三中两校办公室的电话。郑州九中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她不清楚该校的体育设施是否对外开放,也不清楚该校是否收到了财政补贴,她让记者跟该校学生发展处联系,并提供了一个手机号,但记者多次拨打该手机,该手机均处于关机状态。

  而根据114查号台提供的郑州二十三中的办公电话,记者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

  律师说法这种行为涉嫌非法占用财政资金

  “两所学校领取了政府的财政补贴,却不让市民进校园健身,这不是糊弄政府和市民吗?”在听了记者反馈的情况后,郑州市民李先生说。

  河南仟问律师事务所主任罗新建和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晴川说,按照国家规定,财政资金都是专款专用,郑州九中、郑州二十三中在领取了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财政补贴后,却不让市民进校园健身,这是一种典型的非法占用财政资金行为,建议上级机关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并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