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母亲继续逃亡的路上,刚出生的两个弟弟冻饿而死,一个妹妹也因怕暴露行踪被活活捂死。

  遭此残害的又何止张计安一家!据他回忆,经过日寇多年扫荡,整个沁源县城被夷为平地,8万多居民中有3万多人死伤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枪杀、刀捅、火烧、活埋、投崖、投井、冰冻、狗咬、毒熏,手段之残忍,世所罕见。

  “家恨国仇,不共戴天”,仇恨的怒火就在张计安的胸膛燃烧。1942年10月,年仅14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当时的“难民剧团”,投入到抗击日寇的斗争之中。

  “我背着小马枪,带着胡琴与麻刷,一面按照毛主席游击战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原则,与日寇周旋于崇山峻岭之中”,对于当时的情形,张计安仍然记得很清楚,“另一面写标语,演节目,教唱歌,说快板,宣传发动群众参军参战”。

  在张计安的回忆中,最让他骄傲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参加了1942-1945年与日寇在沁源的战斗,即著名的“沁源围困战”。

  1942年10月,日军抢占沁源并妄图长期占领。但是,他们的愿望没有得逞,沁源县8万军民同心协力对日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围困战争。

  抗日军民们在敌占据点和必经之路的桥梁、河边、水井旁都埋上地雷和石雷,在水井里倒上粪便,往敌占据点周围扔死狗、死鸡,搞得臭气熏天。日军只得龟缩在碉堡之中,最后在吃不好、睡不好、难以生存的情况下,于1945年4月仓皇逃窜。

  “‘沁源围困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张计安说,毛主席为此还专门发了贺电。

  抗战胜利后,张计安也时刻关心着中日两国的关系。2006年,为批判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反华谬论和反复参拜靖国神社的恶劣行径,张计安写了《致小泉首相的一封公开信》,以日军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对小泉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希望他正视历史。在征得外交部支持后,这封信由日本驻华大使馆转交小泉。

  抗战胜利已经70年了,但那首《红缨枪》,张计安仍然记忆犹新。从全国解放至今,他还经常在联欢会和报告会上,把这首歌唱给青少年听,边唱边讲日军侵华罪行和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他希望让所有人,特别是子孙后代,牢记日寇侵华史,永远不忘血泪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