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对症下药 问出实效问中求解

  专项工作评议,不仅要问出水平,问出力度,还要问出实效,问中求解。

  会议上,评议小组代表不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每一条建议也都对症下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把脉被评议部门的工作得失,真正让相关部门有触动,对政府工作有推动。

  针对我市城乡低保工作,评议调查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低保政策和标准要做到家喻户晓;加大公示力度,便于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杜绝“养懒人”现象;对在低保审核审批过程中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加强与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单位的协调,整合信息资源,推进郑州市城乡低保信息核对平台建设,简化工作程序,方便广大群众,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真正有困难的群众要及时保障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而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评议小组提出了更多好的建议。比如,建议市政府及工信委抓住“互联网+”的战略机遇,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重视市区东、西部以及市区、县域产业均衡发展,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向西部和县域倾斜;引进大企业、大财团,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加快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解决高端人才不足问题;协调解决高新型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方面的难题。

  调研评议力求有深度有广度

  专项工作评议并非走过场、一评了之,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创新监督方式的一次尝试,力求评议求深求实。

  为全面掌握被评政府部门在全市的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评议工作,注重评议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多种方式并举调研了解,使调查了解的情况既不小题大做、夸大事实,也不以偏概全,真正评出正气、评出干劲、评出实效。

  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了评议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亲自带队深入现场调研,对评议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专门成立四个评议调查组,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开展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形成了客观准确的调查报告;为了使评议结果让社会信服,让群众满意,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与被评部门的沟通对接,各评议组根据广泛收集的意见建议,与被评部门沟通对接,针对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切实可行建议。

  比如在对城乡低保工作评议中,市人大常委会前期还组织了低保工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各界群众对城乡低保工作充分肯定,有59.2%的群众对市民政局低保工作表示满意,34.6%的群众表示基本满意,不满意群众仅占2.9%。评议工业转型升级工作,评议调查组走访了十多家工业企业,既有传统产业又有新兴产业,既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企业,既有市内企业也有县域企业,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市人大常委会针对专项工作评议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评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