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说是经营,郗德营更像是钧瓷文化的讲解员。他说:“钧瓷之美,美在窑变。谁都无法预知出窑时,瓷器到底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钧瓷入窑时是一体素净的,但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钧瓷会发生窑变,呈现出各式的绚丽色彩,有一种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感。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是天定的。” 这就是所谓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一件出窑的钧瓷釉色都是世间唯一的。 郗德营有一件钧瓷盘几乎从不示人,倒是给这个钧瓷盘拍了一张照片,逢人就拿出来显摆:“你看看我这个宝贝上的图案像啥?”其实不用仔细辨认就能看出,盘子上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脑袋和一条扭身游荡的金鱼,惟妙惟肖。 其实,郗德营如果把这盘子卖了完全可以在大城市置换一套房产,不过以前就有人来问过好几遍了,郗德营就是不卖。还真应了神垕镇流传的那句话: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钧瓷是大自然的馈赠

  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神垕人,虽然没有广袤的耕地与便利的水利,但是他们却将目光放到大多数人不曾留意的地方,将双手扎进深山与厚土。孔雀岩、豆腐石、玛瑙石等各种矿石与浸满了四季变化的五色瓷土,经过神垕人团团揉捏、细致制模、耐心打磨,变成一件件蕴涵天地变化的精美瓷器。就像神垕古镇管委会纪工委书记王洋所言:“神垕自古就不靠耕地,钧瓷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神垕人慧心的体现。”

  神垕全镇辖12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共有73000人,镇区常住人口57000人。据王洋说,全镇大部分人口都从事着与钧瓷有关的工作。 在神垕镇一家瓷厂做销售的王星雅也是土生土长的神垕人,她的父亲就是瓷厂的烧炉师傅。她说,小时候神垕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瓷。半夜窑内传来噼啪的开片声,就像这个小镇令人安心的呓语。 神垕钧瓷突围的六字诀:传承、创新、提升

  中国有许多古老的技艺,要么渐渐消隐在历史的长河里,要么在俗世的倾轧里面目全非。神垕镇是怎么应对这一难题的呢?王洋说,是将“传承、创新、提升”并重。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钧瓷以典型的“窑变”艺术,造就了“玉润星辉、沉稳雄浑”的时代风格,但是这一时期个体民窑甚少,故以国营瓷厂、钧瓷一厂、钧瓷二厂三家试制生产。产量有限、合格率低。1994年后,也就是王星雅出生的那个年代,以液化气梭式窑烧制,成为当代钧瓷的主流。 它将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钧瓷的生产工艺相结合,大胆改进燃料、釉方等工艺,使得造就的钧瓷既具有传统钧瓷的沉稳凝重、含蓄隐约,又清新亮丽、意境丰富,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神垕镇还规划建设了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了48家企业。神垕现在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就有134人。 而在当地人眼里,另一个能代表钧瓷精神内核的,就是窑厂旁的碎瓷池。由于工艺难度较大,成型条件苛刻,钧瓷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为保证钧瓷的品质与形象,瓷厂师傅会抡锤将有瑕疵的瓷器毫不留情地毁掉。一窑能出的瓶子也就百十件,九成都要砸毁。神垕镇一家瓷器店的老板温敏说,听说海尔砸过冰箱,有我们砸瓷器狠吗? 瓷器不仅是神垕的支柱产业、文化名片,更是扎在神垕人心里的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