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低亮红牌不可一刀切

2011年12月06日08:54      新华网             _COUNT_人评论

  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80万人,比今年多2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为此,教育部近期宣布,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同时明确要求高校不许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合同。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有目共睹。影响所致,近年来部分地区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教育部以就业率倒逼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可谓用心良苦。但另一方面,不难看出,这一政策的核心和关键是“就业率”。而问题在于,就业率本身却是一个“问题”。

  就业率关系到专业存废非今日始,只是没有明确“60%”这个杀威棒而已。教育主管部门向来关心毕业生就业率,压力从他们那里传导到高校,到院系,再到辅导员,可能关系到学校毁誉、院系评优,还可能关系到辅导员的“红包”。

  但就业问题不会因为压力加大而自动消失。两年前,“被就业”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就业率一度像注水猪肉一样可疑。教育部门统计的口径,向来有两种,一种是灵活就业率(也叫就业率);一种是实际就业率(也叫签约率)。前者只要随便找一个单位证明学生(目前)在该处工作即可,因此甚至可以抛开学生操作,“被就业”应运而生;而后者,须签署三方签议,单位必须在就业协议书上盖章,且具有法律效力。但在一些地区,教育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可灵活就业率,这就出现了教育部门的统计与公众感受不一致的情况。

  因此,教育部新政的核心不在于60%,而在于是否把关实际就业率;还有,如何处理弄虚作假。如果基础交代不清楚,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流沙上的城堡,每个高校倘都把就业率“维持”在60%以上,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实际就业率的统计其实是有可操作性的,只需要严查就业协议书。教育部指出不准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这是对的。从具体操作的层面,还可以设立举报监督电话,一旦查实,从严处理,以儆效尤。很多政策的执行,怕的是“认真”二字。

  光抡杀威棒,把烫手的山芋击鼓传花往下传是不行的。作为一个现实的难题,教育部门同时需要在就业指导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帮助高校形成普遍的、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同样,一刀切地唯就业率论也是不可行的。对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关系到文化传承的边缘学科、基础学科,需要有一些特殊的呵护政策。




相关报道:高校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率挂钩被指功利化 2011-12-06 03:49:54
          教育部对连续2年就业率低于60%专业减招引争议 2011-12-05 12:10:06
          朱大可:给高校划就业率红线过于简单 2011-12-05 10:47:06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就业率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