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就业“转”开多重致富门

  “国恒控股有限公司向贫困农户提供100个就业岗位,月工资不低于2600元;河南辰龙茶叶公司提供100个岗位,年薪不低于4万元……”

  10月10日,记者在光山县南向店乡扶贫办公室的桌上,见到像这样的产业帮扶协议书有79份。南向店乡结合该乡在外民营企业家较多的优势,组织企业“拉手结对”帮扶贫困户,变“贫困人口适应岗位”为“岗位适应贫困人口”,为731户1031名贫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共赢”的定点转移就业模式。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全市外出务工人数200万以上,其中贫困人口12.7万。仅新县常年就有8000人左右在国外务工,有2.6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美巢股份集团公司一次在光山、新县招收贫困工人1000名。

  与此同时,信阳电子、服装、纺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主导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全市15个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每个集聚区用工都有几万人,一部分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为切实提高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信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依托信阳“农民大学”和“雨露计划”,进行免费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促其闯世界,挣大钱,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让更多贫困人口就地脱贫。

  仅2015年,该市就培训贫困劳动力14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6万人,转移就业5.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