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前,郑州报业集团记者再次探访这个爱心之家。

  “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17年前,小钱良的一跪,让年届花甲的王宽、王淑荣泪流满面。

  他们没有想到,当时挽起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瘦弱的臂膀,更是6个孩子的命运……

  “昨天,我家的文娜订婚了!”王淑荣老师给了记者一个“碰头喜”。

  文娜是被收养的孩子中的一个。当年刚被收养的时候,小姑娘才六七岁。

  如今,文娜长大了,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陆续搬离了这里,陪伴他们成长的那个大通铺还在家里的卧室里保留着,一床定做的床单从南到北,铺满了六米多宽的大床。

  现在还留在两位老人身边的,是他们的外孙,已经26岁的王海龙,他患有“渐冻症”,从小被姥姥、姥爷照管。17年前,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儿被姥姥、姥爷收养,走进他们的家,成了他的兄弟、妹妹。17年来,他见证了姥姥、姥爷给予那些孩子和给他一样多的无私付出。现在,兄弟妹妹们陆续长大离开了家,只剩下海龙安静地靠在轮椅上,听着姥爷、姥姥讲述兄妹们成长的故事;姥姥拿纸巾擦泪的时候,海龙的眼眶也会跟着发红、湿润。

  今年73岁的王宽,出生在淮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那年,西藏豫剧团到淮阳招生,王宽顺利考上,跟着剧团从一马平川的大中原登上了世界屋脊。进藏不久,他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并和自己的小师妹王淑荣喜结良缘,之后在青藏高原一待就是将近30年。1982年,夫妇俩转业到市豫剧团,王宽任业务团长。

  “在西藏待了将近30年,那时候三五年才能回家一趟,爹娘都是靠着亲戚邻居照顾的。”正是因为有这份家乡情缘,王宽家几乎成了淮阳老乡在郑的落脚点、中转站。“出差的、看病的、打官司的,只要老家来人,都是先到家里来找我。”

  而更多时候,已经退休的王宽、王淑荣夫妇会带着钱回老家。父母不在了,就看看亲戚邻居们:孩子要上学的就赞助点学费、青黄不接的就接济点买粮食的钱……“那时候农村过得都很苦,能帮一点是一点。”

  1998年,8岁的袁钱良闯进了夫妇俩的视野。小钱良出生后8个月,爹就患病去世;未满周岁,娘又远嫁他乡,是爷爷奶奶将他拉扯大的。如今,奶奶重病卧床、爷爷没力气干活,一家人全靠乡亲们的救济度日。

  王淑荣掏出200元钱递给孩子的爷爷,就在爷爷颤抖着双手接钱的时候,大冬天光着脚、蓬头垢面的小钱良突然跑上前来,扑通一声跪下:“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说完,在院子里拼命翻起了跟头,王淑荣当即泪流满面,“当时就想着要把孩子带走。”

  一对儿退休的夫妇,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外孙,再养活一个孩子谈何容易?孩子被留在老家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王宽夫妇俩的心却被牢牢拴在了那两间泥巴垒起来的小屋里。

  不仅仅是一个小钱良,丧父的王海波,父母双亡的汪文胜、汪文娜、汪仪欣仨兄妹,陆续成了他们捐助的对象。“孩子们太可怜啊。问他们话也不说,一个个低着头一个劲儿哭,问多了才抬起头拿泪眼瞥一下我们。看得人心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