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就想着,能资助这些孩子们上学,掌握一门手艺,将来能养活自己。”夫妇俩给孩子们买来乐器,寒暑假就把他们接到郑州,一点点地教;平时教着不方便,他们就花5000元钱在村小学教导主任的办公室里装了一部电话,每天下课后,在话筒里听孩子们练习的声音,一遍遍地纠正。海龙下肢瘫痪,要多锻炼上肢,就弹电子琴;钱良、海波拿着笙爱不释手;文胜内向文静,学拉板胡;文娜和仪欣姐妹俩当琵琶女——一个“小乐队”就这样组成了。每次王宽王淑荣夫妇回老家,都会带着孩子们在村口给乡亲们演上一出。
1999年,陆续有6个孩子成了孤儿。“别的俺没想过,就是看到缺爹少娘的孩子心里特别难受,咱帮不上啥,只想让他们有个温暖的‘家’。总不能看着他们去社会上流浪吧。”夫妇俩一狠心,其中的5个孩子被接到郑州。夫妇俩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儿子是孩子们的爸爸、女儿是孩子们的妈妈,大石桥旁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安顿着一大家子,几个男孩子打地铺,一睡就是5年。
“没有钱,养他们就是一句空话,你再真心实意也不行。”
为了养育膝下收养的孤儿,花甲之年的豫剧名家走进茶楼开始“卖唱”
夫妇俩每人一个月3000多块钱工资,现在一下子要养活7个孩子。夫妇俩犯愁了:“没有钱,养他们就是一句空话,你再真心实意也不行。”
王宽瞄上了街头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
20世纪90年代后期,省会曾兴起一批戏曲茶楼,那些对豫剧格外热情的戏迷们纷纷走进茶楼,掏上几十元钱就可以点一段自己喜爱的唱段,边喝茶边欣赏。
“你是国家一级演员,在河南豫剧界怎么也算个名人,怎能出去卖唱!”王淑荣一开始并不同意老伴儿去“卖唱”,可是家里的“窟窿”越来越大,她才无奈答应了。
王宽是河南豫剧名角、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须生,兼演丑角,先后在《风流才子》《疯哑怨》《鸳鸯戏水》等几十部戏中担任主要角色。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说:“王宽戏路宽,是一个难不倒的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说:“王宽是豫剧界难得的人才。”
可当这位老艺术家放下了身段、鼓足了勇气,和票友们一起走进街头茶楼的时候,他却遭遇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冷落:压根没人点他的戏。
在茶楼表演的人群中,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名声最响,茶楼“卖唱”已经让他放弃了一个艺术家坚守几十年的清高和尊严,如今人家竟然不“买账”;偶尔有人点戏,“王宽茶楼卖唱”“想钱想疯了”的流言蜚语又开始在省会戏曲圈里传开了。
2000年4月的一天晚上,王宽第一次被“剃了光头”。王淑荣说:“他回家后一声不吭,独自喝闷酒,黯然落泪,我就劝他别去了。”可当老两口刚刚进入梦乡,电话铃却急促地响了起来:“王老师,您的一个单子,现在能来吗?”是茶楼经理打来的。“好,我一会儿就到!”为了60元钱,王宽立即披衣下床,飞身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