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当韩胜利考上西安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时,瘦弱、文静的他就成了父亲韩培印最大的骄傲。老韩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因此,为了帮儿子凑出大学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来到西安做了一名民工。当儿子大学毕业,老韩却发现儿子的收入甚至还不如自己这个民工。“以后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有人问他。“我看读书是没用的。”他叹了口气说。
作为纪录片《父亲》的主人公,乐观、善良、朴实的老韩曾经感染过很多人,即使在穷尽一切努力为儿子筹集学费的窘境中,老韩依然自信满满地面对镜头展露微笑。大学这个老韩心中的崇高字眼,不仅维系着儿子的美好前途,同时也寄托着老韩的无限梦想。然而,与很多悲情故事一样,老韩只能看到开头,却想不到结尾。恰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就是将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老韩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在于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无数人都能从老韩身上看到父亲奔波忙碌的身影,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更是感同身受。尽管饱含深情,面对这样的结局,除却一声叹息之外,每个人都和老韩一样无能为力。读书到底有用吗?这样悲怆的问题注定无人能够作答。
与老韩的故事一同见诸报端的,还有这样一条新闻:“现在的本科就相当于以前的初中,硕士相当于以前的高中,博士才相当于以前的本科”,日前,有中国“首席反劫持谈判专家”之称的高锋教授做客湖北大学人文讲坛,他用犀利的语言提醒学子要注重培养“软实力”(见12月14日《楚天都市报》)。置身于大学扩招不断进行、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大环境中,这种直观的对比,对于老韩这样幻想改变命运的底层小人物而言,不啻为沉重的打击。当他为儿子考上大学骄傲,节衣缩食为儿子积攒未来的时候,何曾想到,自己倾尽所有打造的只是“相当于以前的初中”的儿子?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教育支出意味着一种长远投资,贫困家庭尤其如此。老韩曾认真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这是一个道理。”老韩节衣缩食供养儿子上大学,必然会对他的未来寄予很高的期望。不管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精英,老韩其实都是一直把儿子当做精英来培养,高高在上的大学收费门槛无疑更加坚定了他的这种信念。当“精英”儿子一朝被打回大众劳动者的原形,梦想破灭的老韩怎能不困惑彷徨?
近年来,农村大学生比例的不断降低屡屡被人提及,除了大学生培养成本过高的原因外,不成比例的投入与回报未必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农村贫困居民,很难接受巨大投入却没有任何回报的现实。当公众已经习惯于用普通劳动者定位大学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转变是,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成本大大提高,家境殷实者固然可以将接受大学教育视为个人修养的提高,急欲以此改变命运者则不免将大学教育视为一种奢侈品。尤为令人难耐悲凉的是,尽管出路渺茫,大学依然是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上还是不上大学,因此成为横在他们面前的一种两难选择。
“中国式父亲”遭遇“中国式大学”,老韩的尴尬经历浓缩着一个群体的窘迫困顿。无可选择的出身使农家子弟先天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更好的上升通道,不管面对多么渺茫的希望,直面大学迎难而上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中国式父亲”的悲情不免因此一再上演。这样的结局,无疑更加令人难耐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