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三道关口奈何步步失守
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保送生”制度的漏洞明显,存在人为的操作空间:
一是推荐环节。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遴选标准不一,有的凭成绩,有的看综合素质,但两者都可以“操作”。
一位高中老师分析,如果看成绩,一般参考的是年级统考成绩,由于校内出题,有的人可以事先拿到题目。
辽宁省教育厅一位退休领导说,如果看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只要过得去就行,其人为因素更多,包括班主任的评价、校长的评价、社会政治背景等。有的家长会从初中开始就通过校长、老师让孩子当学生干部,获得相应的评价和荣誉,为“保送生”积累“资本”。
二是公示环节。很多“保送生”的产生都是内部讨论,公示也是走过场。
辽宁沈阳一位高中班主任告诉记者,保送名额由教育厅分配给学校,推荐哪个学生是学校说了算,一般也就是校长、学生处、团委少数几个人定,然后校内公示。
至于外语类的“保送生”,也因信息公开不够受到质疑。在湖北,唯一获得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年公示了150名语言类“保送生”名单,但个人信息中只有姓名,没有显示考生成绩和其他符合推荐资格的说明。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说,由于评审标准和程序不向社会公开,省级五科竞赛奖“保送生”乱象频出:集体获奖项目“乱搭车”,父亲组织比赛儿子拿奖,把老师的发明创造拿去参评等,虽然已被叫停,但要引起警惕。
三是审核环节。果真严格把关,“保送生”成绩的真伪,高校一经测试即可验证。
一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说,有时明知这些“保送生”就是官宦子弟,资质平平,根本考不上重点院校,但是有人多次打招呼,并称以保送名额换科研经费投入,结果高校只好“放水”。
观点
保送生推荐仍需减名额
鉴于“保送生”制度执行中暴露出的众多漏洞,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保送生”推荐仍需减少名额、提高门槛。
知名奥数“金牌教练”、复旦附中数学教师汪杰良说,我支持保送项目的精简,过去很多靠奥数成绩保送的学生到了大学再也不碰奥数,甚至非常痛恨数学。学习的动机容易出现问题,更会削弱孩子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全面汲取。我们一定要有好的政策设计,将学生特长培养同功利性加分、保送区分开来。
“信息公开不应走过场,应保证核心信息公开的充分性,这样才能让公众有效地参与监督过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招生信息“短斤少两”,会降低社会监督的有效性,不仅会引起公众质疑,还会对制度造成伤害。
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说,“外校”保送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急需外语人才,保送成为人才的“绿色通道”。随着外语教育的普及和外语专业人才的增多,减少直至取消“外校”保送只是时间问题。
黄友文说,取消部分保送项目是可行的,但没有取消的保送项目一定要公开透明,向社会全程披露招考各阶段的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