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淅川讯(记者 骆琼 文/图)12月12日14时32分,在河南淅川陶岔渠首,人们期待许久的闸门终于缓缓升起,汩汩清流奔涌而出。这意味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库碧水出陶岔、过黄河,一路奔涌三千里直抵京津。

  在距离渠首下游50米的岸边,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哗哗的水流声,一波接一波的丹江水不断地在拍打着干渠,滚滚江水将沿着1432公里长的水渠一路北上,润泽干渴的华北大地。

  独臂老人泪洒现场

  虽然没有一个隆重的启动仪式,只是简单的提闸放水,但渠首周边一些村民都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其中一位独臂老人的身影最引人注意。

  为了更离丹江水更近一些,老人努力地向前倾着身子,几乎是贴着金属护栏望着渠首的闸门。

  “我今天早上5点多都起床了,吃了个饭就过来。四十多年了,终于把水盼来了。”这位独臂老人名叫李进群,1970年在修建渠首时发生意外失去了右臂,此后他又义务地在捡拾垃圾和打扫卫生,这一干就是44年。

  “我生在淅川、长在淅川,对淅川和南水北调有着特殊感情。”14时32分,看着渠首闸门一点点地升起,丹江碧水奔流而出,老人的眼睛也渐渐湿润了。

  用满是裂纹的手抹了抹眼角,老人又露出了笑容,“我今年60多岁了,看着南水北调从有到无,从试通水到正式通水,一步步走过来,高兴啊,就是高兴。”

  高兴啊、高兴啊……老人站在护栏旁,嘴里一直在重复着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郑州市民月底将喝上丹江水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现场,除了工作人员和附近的村民外,还来了一个大明星——“大黄鸭”。据了解,“大黄鸭”身上配有GPRS和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大概估算出水流的速度。

  据现场工作人员预计,“按照目前的速度,丹江水15天左右将达到北京。” 此外,据郑州市自来水厂相关负责人表示,丹江水15日就可到达刘湾水厂,本月底郑州市民将喝上丹江水。

  此外,在现场90多瓶矿泉水摆出了12、10、35、38四个数字,这些数字代表着沿线各个省份和地区的分水量。

  据了解,按照计划,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南供水37.7亿立方米、河北34.9亿立方米、北京12.4亿立方米、天津10亿立方米。

  丹江碧水一路北上,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1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河南是农业大省,37.7亿立方米的水量将极大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通水之后,我省将把原先挤占的农业用水返还给农业,确保1600万亩旱地小麦的灌溉用水,给“中原粮仓”生产安全上系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