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佳

  新华社原总编辑、70多岁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寒假给学生写74封“解惑信”,近9万字,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自称这是他的“寒假作业”。

  这一事件在网上迅速形成热点,不少网友感叹“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导师”。同时,南振中被网友赞为“中国好院长”、“十足好暖男”。3月16日,网友“梦笔生花”发帖向南院长回了一封公开信,祝南院长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网友:“中国好院长”非南爷爷莫属

  大河网网友“天天笑”:给这样的院长点赞!我的孩子今年上大三,如果他的院长能这样就好了。院长不同于普通的师者,他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鼓励所散发的能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和鼓励着学生。

  @萌妹子:整个寒假,包括春节假期南院长都“宅”家提笔,为了给同学们解答疑惑,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最早一次凌晨2点就起床了,74封信,近9万字,为南院长的勤奋努力点赞!“中国好院长”非南振中爷爷莫属。

  @风不度:真棒!南院长是十足好暖男啊,到哪儿找那么好的导师啊,我好羡慕、嫉妒收到南院长回信的同学啊,建议学校把电子版一人发一份,或者传网上自行下载,让我们能拜读学习一下。

  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忠诚”

  郑州大学2014级博士生李凌凌

  2014年4月13日,四十不惑的我通过了博士研究生的复试,投入老师南振中的门下,成为他的开门弟子。此后,我有幸和老师进行着密切的、充分的交流,有时候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交流。

  让我惊奇的,一是老师回信之快。短信微信基本上是即时回复,邮件通常在半小时内就会收到回复。他说,这是忙人的办事风格,因为忙人的工作源源不断,拖延不起,只能即来即办。我试着学习老师的做法,觉得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二是老师涉猎之广。基本上我提到的每一本书,无论专业内外,经典通俗,老师都能信手拈来,纵横联系。三是老师表达之严谨。基本上他的每一封信,都主题明确,逻辑严谨,不枝不蔓,不加整理就可以直接发表。

  有一次,在对我严厉批评之后,他发来一条短信:“为祖国培养一两个优秀博士,也许是此生对祖国的最后回报。这心境,望能体谅。”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什么叫“忠诚”。

  网友给南振中的一封信

  南院长您好,冒昧写信给您。我并非您的学生,但我把您当作我最敬重的师长之一,您教给我的并非知识,而是这个时代最为匮乏却也最需要的精神。

  曾几何时,院长这个词在我心中是神圣的,但并非完美,因为他缺乏亲切,从我上大学的那天起,院长就是个名字,大学毕业没几年,我连院长的名字跟样子都记不得了。

  最近我身边的好多人都在谈论您。朋友说,有几个院长愿意下这般功夫去解答学生的疑惑?74封信近9万字,那得写多长时间?

  如果大学里的院长、导师都能放下面子,俯下身子,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那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一定很优秀,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最后想说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力量,更是满满的正能量。

  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大河网网友梦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