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月中旬,在叶剑英和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关怀下,中共中央办公厅电话通知中共河南省委,指定由一位省委书记负责,速将在洛阳的习仲勋接回省委,护送进京。河南省委迅即派人于当天晚上赶赴洛阳,2月22日,习仲勋乘坐火车离开洛阳到达郑州,当晚住在中州宾馆。同样尚未完全“解放”的常香玉特地去看望他,常香玉对习仲勋说:你在洛阳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受了许多委屈,一定很累吧,身体还好吧?习仲勋说:累算啥,下去锻炼锻炼有好处。身体很好,每天早上跑15里,还能工作。他还问起常香玉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常香玉说:在西华农场住了三年,学到不少本领,知道怎样给苹果树剪枝,知道怎样才能让它挂果,用架子车拉土运粪,用巧劲儿才能一下子倒净。通过劳动锻炼,才真正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常香玉表示自己还能演戏,每天都在坚持练功。习仲勋鼓励她:这很好,练功要坚持,艺术要提高,总的来说,要不断前进,要向前看。1979年3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正式为常香玉平反,因她遭受迫害而受到株连的亲属、干部及文艺工作者也一律平反。

  1978年3月,习仲勋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78年4月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198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所谓“习仲勋反党集团”平反的通知》,习仲勋1980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后兼任法制委员会主任,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1988年4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习仲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关注着常香玉的艺术事业。1982年1月13日至3月14日,常香玉和郑州市豫剧团进京演出《花木兰》和陈宪章编写的现代戏《柳河湾》。为了培养青年演员,花木兰由常香玉和她的学生虎美玲、王希玲三人共同承担完成。一天,习仲勋到剧场看戏,因多年没有看常香玉演戏,当时没有认出来。剧终后,当随行人员告诉他最后扮演花木兰的是常香玉时,习仲勋立即来到后台向常香玉和学生们表示祝贺。常香玉每次去北京开会,都会去看望习仲勋,习仲勋和夫人齐心都要留常香玉一起吃饭。1990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庆祝建台40周年,邀请首都著名艺术家到郑州参加演出,其中就有习仲勋的儿媳彭丽媛。习仲勋专门交代彭丽媛代他去看望常香玉,尽管排练、演出、参加社会活动,日程安排得很满,彭丽媛还是挤出时间,带着礼物来到常香玉的家中看望,令常香玉感动不已。

  20世纪90年代,有关部门约常香玉写一篇纪念习仲勋的文章,常香玉回想起在习仲勋关怀下成长的历程,感慨道:“四十多年前,我有幸认识了习仲勋。此后数十年间,我们经常有所交往,他对演员的爱护、对艺术的重视,他那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平易近人的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斗转星移,韶华易逝,转眼之间,习仲勋已进入八十多岁高龄,已在革命道路上驰骋了七十多个春秋。数十年间,我得到了他给予的许多教诲,获得了他多次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这里不能一一尽述。这些都使我铭记在心,难以忘记。我体会到,习仲勋对我的鼓励和关怀,绝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对戏剧事业的重视。”

  常香玉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工作者等称号。习仲勋会见常香玉时,曾提出要她写一部回忆录,拍一部电视剧,于是就有了《戏比天大》一书和电视连续剧《常香玉》。

  2004年7月7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追授常香玉同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文件说:“常香玉同志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她先后在《花木兰》、《白蛇传》、《拷红》、《破洪洲》、《五世请缨》和《朝阳沟》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常香玉同志对民族戏曲艺术充满着炽热的情感,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我国民族戏曲事业。”“常香玉同志对党、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凡是党的号召、人民的需要她都竭尽全力。她的一生是献身艺术的一生,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一生。国务院号召全国广大艺术工作者以常香玉同志为榜样,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学习她对艺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艺术品格;学习她德艺双馨、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崇高精神,为繁荣和发展我国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