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第一EMBA教育以中外合作办学的面目进入中国,到200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30加著名大学开办EMBA,EMBA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企业家,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许多的商人,尤其是以好学著称的浙商,重新回到美丽的大学校园,仿佛回到了“白衣飘飘的年代”;聆听第一流商业头脑的智慧,与叱咤风云的企业管理者同学;收获知识与思想的同时,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与宝贵的人际网络。
发源地:芝加哥大学
EMBA,最初起源于1943年的芝加哥。
它是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相结合。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无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在国外,如要就读MBA需参加GMAT入学考试。但就读EMBA只有71%的学校要求GMAT成绩,平均过线分数为530分,而海外学生只需要托福550分成绩即可。但这并不是说,EMBA入学非常容易,学校更看中的是学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专家的推荐信和面试结果。
就读EMBA的学生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他们很多人能得到公司的资助。在美国,读EMBA学员来自各类公司,如制造部门、金融部门、贸易部门或政府部门,加拿大读EMBA的学员来自政府部门的较多。他们的平均入学年龄为38岁,96%的人取得大学学士学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经验,年收入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项目开设国际经营、贸易和金融方面的课程。还有10%的项目,学校会组织学生就某一国际问题专门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有些学院设立知名人士系列讲座,请成功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给学员演讲并和学员交流。
在国外,继续深造被看做是一项投资,读EMBA的学员希望两年几万美金的投资,学成之后能够得到回报应该是不成问题。具有EMBA学习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目前,各学校的学费标准差别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学费为11000美金,著名的学校学费高达25000美元。
中国商学院迎来富豪学员
52年后,EMBA课程在中国“落地生根”。1995年,中国与欧盟合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这一课程。2002年,国家教育部首次批准国内30所高校进行EMBA教育试点,本土EMBA教育由此在中国“星火燎原”。
由于EMBA教育固有的精英色彩,所以在进入中国后,它并没有被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在职工商管理硕士”,而是被移译为“高管工商管理硕士”;而且与国外大多数EMBA学员都是前景光明的大企业中层不同,在中国参加该项目的往往是企业高层,他们的头衔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挂着“董”或者“总”的头衔。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注定要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近两年的《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世界主流财经媒体上,“中国商学院迎来富豪学员”之类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中国当前的EMBA是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大多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80年代上大学,在90年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崛起,在21世纪之初重新“回炉”。试办EMBA已经有近8年时间,70年代的新生代企业家和高管也开始逐渐进入EMBA课堂。
他们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EMBA招生时一般规定,报考者必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包括5年以上的管理经验)。其中,相当一批学院本科毕业于名牌大学,有些甚至是硕士或博士。
他们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中间不乏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来自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求解着不同的难题,但追求管理提升、职业发展、建立人脉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从原来行政干部的角色转为职业经理人,来自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学员需要学习系统、科学的现代管理思想。来自民企的学员正从创业者向管理者转变,需要学习新的企业制度管理和激励机制设计。再上层楼或适时转型是来自外企学员最关心的话题,他们需要从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同学身上,获取资讯,求证见解。
要实现这一切,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还要支出不菲的学费。从一产生开始,EMBA就作为“最昂贵的商业教育”矗立在商业培训市场的塔尖,其费用一直有升无降,这就为EMBA群体带来了“富人俱乐部”的“光荣称号”。